心经抉隐(元音老人著)
元音老人著#a01
前言
#a02
绪说
#a03
佛的契机契理之教
#a04
诸法皆空,不住相故,无所得故
#a05
《心经》的五重玄义
#a06
译经人
#a07
正说(经文)
#a08
总持分
#a09
色空分
#a10
本来分
#a11
法用分
#a12
果德分
#a13
证知分
#a14
秘密分
#a15
小结
前言
伏以:
实际理地,了无生佛之名;修持门中,方有凡圣之差。心性本净,因执取而烦惑丛生;妄相原空,由觉照而真常绝待。随缘不变,十界之升沈迥异;不变随缘,一心之体用无殊。虽此心此理含生共具,然彻悟彻证非觉莫属。芸芸众生以执迷而未悟,故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苦不堪言。
中天调御释迦世尊,尘点劫前早成正觉。泯三际而住寂光,常享四德;怜九界而示受生,频垂八相。依九界百八种心性,演三藏十二部妙法。大器,则直示一真法界,使之无住生心,以迄断惑证真;小根,则详谈三世因果,令其趋吉避凶,而为入道方便。小乘圣者,旧业已消,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住涅槃城而不受后有;大乘菩萨,深信不疑,切愿不退,力行不息,涉生死海以广度众生。
东土福因成就,解脱缘熟,故感大教东渐,祖师西来。止观五曰:‘元古混沌,未宜出世。边表根性,不感佛兴。我遣三圣,化彼真丹,礼义先开,大小乘经然后可信。真丹既然,十方亦尔。’《清净法行经》云:‘月光菩萨,彼称颜回;光净菩萨,彼称仲尼;迦叶菩萨,彼称老子。’仲尼以敦伦尽分为怀,老子则掊击尔智;菩萨以普度众生为愿,如来则荡涤其心。先培植道德文明,开拓大乘气象;后摄入大圆觉海,咸令顿证无生。世尊以无量方便教化天下,善巧之至。复以无量方便传承付嘱,成就末世群生。
太师公大愚阿阇黎,晚清示生于武汉李家。心地夙慧深植,尝饱读圣贤诸书,以才华横溢,曾问政事;目睹军阀不仁,而导致生灵涂炭,乃痛心疾首,愤而出家。修净土法门于庐山东林,苦行般舟三昧,拼死打破幻里幻迷境;感普贤菩萨于定中现身,授以六印一咒,灌顶传付心中心密法。依菩萨指示,一检大藏,果获心密本续;持心中心密法,苦修七年,深证悉地,开创印心法门。略示神通,为摄受当机众生;尽扫玄妙,以指归真如本性。胸怀博大,太虚饮光消契阔;法门精深,幽谷回声话晚烟。后留诗归隐,至今不知所终。
师公仁知阿阇黎,姓王名宰基字骧陆。示生于海盐书香之家,宅心仁厚;泛游于道德文章之海,虔信佛乘。初广求各宗精义,念佛参禅,未敢自信有把鼻;后追随大愚祖师,修持心密,豁然开朗得明心。承祖师心髓,深契无上密意;创印心精舍,接引有缘群生。熔禅、净、密于一炉,扫除门户分列之偏狭劣见;会宗、教、律为一体,开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楷定印心宗旨:以般若为宗,以总持为法,以净土为归。一期化缘事毕,人天眼灭,般若舟沈,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圆寂。
师尊元音阿阇黎,名钟鼎,本世纪初示生于安徽合肥李家。幼读孔孟遗教,究生死恍失所在;少就现代学堂,读般若似曾相识。闻嘉佑禅寺一棒钟声,尘嚣顿失;受悟道高僧一椎木鱼,起灭随无。因发心学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