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释(斌宗法师讲述)
八∥心鼻├根界┘鼻├识界┐香├尘界─五尘外色┘
∥俱舌│舌││味│
界∥开身┘身││触│
∥︶意根界意┘│法┘尘界┬心所法
表∥│└无表色
└心王─心法┬迷心重故开心为六界及法尘中心所法之
└半界并意根为七界半。
戊二:破二乘法相─分二─己初破缘觉十二因缘法。己二破声闻四谛法。
己初:破缘觉十二因缘法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预释】此空十二因缘也。何谓因缘?因是亲因,如种子,为能生之种;缘是助缘,如雨露人工等,为助生之机。亦可说,事的起源为因,中间助成为缘。共有十二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此为一切众生涉历三界轮回六道的一种由来。
二乘人虽破了我执,而法执尚存,因为实相门中若有一法未亡,都是虚妄所在,未能彻证真空圆融之理,所以亦要破之。此十二因缘乃缘觉所修之法。梵语辟支迦罗,又名辟支佛。辟支译为因缘,佛译为觉,合言应云因缘觉,略称缘觉,又名独觉。通常的解释,说是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者谓之缘觉,其实不一定生有佛世,禀佛因缘法而悟道的才称为缘觉,就是生无佛世,但蒙善知识的开示,或自己阅读经典由因缘而入道的均可称为缘觉圣者!否则生于佛前佛后的众生,那就永无成就缘觉圣者的可能了。若生无佛世,或在佛未传教的地方,没有禀受世尊的教法,或善知识的开示,独宿孤峰,或随处任缘,以宿世善根,能够锝物悟道,所谓:秋观黄叶落,春锝百花开,看物变以悟无常,感时迁而入真道。如是观察因缘生灭的道理,独自觉悟解脱者叫做独觉虽同为因缘悟道,唯其无受佛及善知识开示故。其实也不一定生无佛世入道者为独觉,就是佛在世时,因没有机会亲闻世尊说法,而能独自观察因缘锝物悟道者,何尝不是独觉之类,否则此类圣者在佛世时,终没有他的地位了。似此实有违背佛法平等圆融没有专猘和偏狭思想的宗旨了,同时也不能表示佛教的特长所在人人都有自觉的可能。总之修十二因缘法,觉悟无生之理而证圣果者,名为缘觉。此为小乘辟支佛果。
【分释】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文顺序应云:无无明,乃至无老死为一句。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为一句。无,作空字解(谓无明空,乃至老死空)。尽,作灭字讲。乃至二字是超略词,谓于十二支但举最初之无明与最后的老死二支,略去中间的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十支。此十二因缘,亦名十二缘起,十二重城,十二荆棘,十二连环,各有其义,避烦不述。按十二因缘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二种:流转门是说明轮回生死之相状,乃由迷而成凡,是苦因苦果。还灭门是指示解脱生死的法门,乃由悟而入圣,是乐因乐果。
何谓流转门?这是一种譬喻:凡夫生死无尽,犹如水的流动不息,车轮的旋转无停一样,故以流转门称之;此乃六道凡夫生死之法。何谓还灭门?即灭除烦恼生死,还归涅槃真性,故以还灭门称之;此为三乘圣者解脱之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有缘生,生缘老死;此为流转门,是顺观十二因缘,属染缘起。无明灭(尽)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此为还灭门,是逆观十二因缘,属净缘起。在要讲流转门以前,当先把十二因缘的名义略释一下:
无明,就是不明(体即是痴,迷昧为性),乃一切烦恼的总称。由最初一念妄动障蔽本觉妙明,于真空实相理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