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要释(斌宗法师讲述)
共解标章,生起是具有令人生起信、进、念、定、慧之五心而成其五根、五力,以破五障(信破疑障,精进破懈怠障,念破迷障,定破散乱障,慧破愚痴障),修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舍,除,念,定),行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入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如此,就是钝根的亦能证得罗汉果,大乘则能证无上菩提。释题须七番共解者是很有意思的。

    其次,五重各释,即用五种玄义各别解释经题。现在虽依天台释经规范,但当舍繁取简,以便初学,故不用七番共解,单取五重各释。何谓五重玄义?即初、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幽微难见曰玄,深有所以曰义。用此五重释题,预先发挥经中幽微难见,深有所以之理,挈示经前,使人一览经题,便知经中大意,故曰五重玄义。

    因为一经有一经之名,一论有一论之名,所以凡讲一切经论须先出名。尤其是由假名而会实体(真理);所谓实体当借假名而显示,故释名之后,接著即须显体;既识其体,则从体起修(宗),所谓依真理而立行,故显体之后,接著即明宗趣;依实行而获功用,所谓由修因而证果,大用乃彰,故明宗之后,接著即须论用;由功行之浅深,分力用之胜劣,所谓以胜劣而判教相之权实,因用有大小胜劣不同,故论用之后,当判教也。这种道理可举一个例子:比方要结交一个朋友,第一步要先知其姓名(释名),这是不消说的,其次则识其面目(显体),三知其性质(明宗),四知其才学(论用),五知其人格(判教),于是方不滥交于人,用五重解释经题,亦复如是。

    初、释名:释为解释,名为名目,即解释一经之名目。古人讲解一切经论,均用七种立名。那七种呢?

    一、单人,二、单法,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而人有因人、果人;法有修法、性法;喻有片喻、全喻。

    一、单人立名者如维摩经、佛说阿弥陀经等。维摩是人,乃因地修行之人,为因人。佛说阿弥陀经上佛字即能说人,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下阿弥陀是所说人,即乐邦教主,二俱果上之人,为果人,经题无法无喻。

    二、单法立名者如圆觉经、涅槃经等。圆觉、涅槃二者皆为修行成佛之法,经题无人无喻。

    三、单喻立名者如宝云经、梵网经(经云尔时世尊观诸大梵天王七宝所成之网罗幢,因而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广说如华严经)等。宝云、梵网二者是喻,经题无人无法。

    四、人法立名者如文殊问般若经、药师如来功德经等。文殊、药师是人,般若、功德属法,经题无喻。

    五、人喻立名即如来狮子吼经、菩萨璎珞经等。如来为佛十号之一,是人(果人),狮子吼是喻(狮子为兽中之王,一吼则众兽俱伏,佛为法中之王,无畏说法而十界同遵,故以狮子吼喻如来之说法);又菩萨是人(因人),璎珞是喻,经题无法。

    六、法喻立名即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经等。妙法、般若是法,莲华、金刚是喻,经题无人。

    七、人法喻立名即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性法,佛是果人,华严是喻(因行微妙,如大宝华庄严一乘佛果);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佛是人,雨宝是喻,陀罗尼是法,三者具足,故以人法喻立名。

    佛经虽则多至万卷,但以此七种立名,可以赅括无余了。

    现在所讲的这部般若心经,到底以何立名?般若是法,波罗密是喻,经题中无人,又不是人法、人喻、人法喻立名,那末,正以法喻立名也。┌一、单人佛说阿弥陀经、维摩经。

    ├二、单法涅槃经、圆觉经。

    ├三、单喻梵网经、宝云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目录 > 要释(斌宗法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