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法师品第十
曾显说;二、如来现说是法,犹多怨嫉;三、佛灭度后,于此难信难解之经,怨嫉之者更多,故佛戒人妄授。秘要、指如来之利他方便言,非因圆果满者不能行此秘要。譬如补虚、泻实,为因病使药之常,若以毒药治病,非深达医药妙用之良工不堪任也。佛亦如是,如于曾发大乘心者,佛或先以小乘度令成熟,后乃开权显实,灭其化城仍令归于一乘,此非佛具有无上秘要之方便智,安能成此妙用乎!怨嫉、如佛说是经时,五千增上慢等退席皆是。谓昔说小乘,今忽云非究竟,为可怨嫉也。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颂、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此释人法师之德,因法师而愈显。难信难解之法而能信之解之,此人法师即是菩萨,即为释迦牟尼佛与十方诸佛之所共摄受也。衣、即本品所说柔和忍辱之衣,此明为释迦如来之所加被。护念、谓护持忆念,即忆念受持是经之菩萨众而加以护持也。信力、谓因胜解乐欲而生信,因信心清净,自信坚固,遂能发起他人之信心,为信力。志愿力、即具足受持是经之志愿,以志愿宏大坚固故,起利他之大功用,为志愿力。诸善根力,谓信根、念根、定根等。自能信念是经不可摇动,兼能化人使亦信念是经,如根不动为善根力。宿者、安住之义,如来以法身、解脱、般若三德为大般涅槃,是即佛三秘要之法,为如来所安住。受持是经者,则为与佛同安住于如是秘要之藏,故曰共宿。摩头、为尊长对于卑幼安慰护持之表示。如来以智慧为手,以方便为手,凡受持是经者,皆在如来摄受之中,故曰手摩其头。

    庚二法身舍利应可供养

    “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颂、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旛、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此释经为佛之全身。在在处处,谓或在说经之处,或在读经之处,及或在书写此经等处,不拘何处也。七宝、珍宝之总称,古之所谓宝者约有七种,故相沿称为七宝。塔、梵语塔婆,义言灵庙,以为安放舍利之处;无舍利者名为支提,实皆公共敬礼所依之处也。舍利、即佛之坚固身分,经火化而不毁,乃佛禅定、三昧等功德之所成就。塔内本应安放舍利,而此因经典所曾在之处即云不须复放者,以此经义悉为佛自证之法性所流露,佛口所宣扬,此处有经即已兼佛之法身、报身而尽有之,等于有佛之全身,较仅有佛之舍利益为尊重也。

    “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释礼供是塔即近菩提。仅礼拜供养任何处所见之塔,并不必见此经,佛已许其得近菩提,是即间接授记。此既明本经被机之广,并使彼回小向大者心更坚固,知将来决定作佛也。盖如来以法平等之心,见一切法无非佛法,即无一众生非本来是佛,故于称佛本怀而说之法华经中,说之如此。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颂、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此释见闻是经善行胜道。善行菩萨道,谓善于行此菩萨之胜道。即先具足如来无量教法,复于自利利他种种所行之法无所执著,斯即善行菩萨道之义。如心念于恶,则以人、天乘对治之而不著于人天道;心念于世间,则以二乘法对治之而不著于二乘道:自化、化他悉皆如是,则无一法而不为波罗密之法矣。斯真善持是经,斯真善行菩萨之道!若执著于所修某乘之法而余法悉非议之,以为非佛法,斯谓之不善行,是皆未得见、闻、读、颂是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简介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目录 > 法师品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