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宝塔品第十一
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愿欲见此佛身”!
此释请见佛身。以如来神力故白佛,谓由如来神力之所加被,故有此请。盖此一请之因缘,至为重大,以下放光、集佛、变土等事,悉由此一问启之也。
佛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是多宝佛有深重愿,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故出于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大乐说!我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者,今应当集”。大乐说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愿欲见世界尊分身诸佛,礼拜供养”。
此释多宝愿重、及乐说重请。多宝如来所谓我身,即圆明净妙常遍真实之如来全体法身,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共。释迦牟尼欲以多宝如来法身显示于众,即与欲自显示其法身无异,即与显一切佛之法身无异,以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故十方世界诸佛,亦称为佛之分身。至所集诸分身佛之法身既显现,是即释迦牟尼之法身显现,亦即为多宝如来之法身显现也。
壬二集分身
癸一放光照土
尔时、佛放白毫一光,即见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诸佛。彼诸国土,皆以玻璃为地,宝树、宝衣以为庄严,无数千万亿菩萨充满其中,遍张宝幔,宝网罗上。彼国诸佛以大妙音而说诸法;及见无量千万亿菩萨,遍满诸国为众说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处,亦复如是。
释迦牟尼放白毫相光,照见十方诸佛清净国土。白毫居眉之中间,喻中道之教义。
癸二诸佛言来
尔时、十方诸佛各告众菩萨言:“善男子!我今应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
此释十方诸佛感应言来。
癸三变土延宾
子一变大千界
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无诸聚落、村营、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烧大宝香,曼陀罗华遍布其地,以宝网幔罗覆其上,悬诸宝铃。唯留此会众,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变土、谓变秽土为净土。宾、指十方分身佛。诸分身佛将至,是即如来大法身将同时显现,故秽土立现净相。在此净土者,皆其心清净已受佛记之众,不住小乘,远离心垢,故亦不见秽土之相。
子二诸佛集坐
是时、诸佛各将一大菩萨以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宝树下。一一宝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诸宝树下皆有师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宝而校饰之。尔时、诸佛各于此座结跏趺坐。如是展转,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而于释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
犹故未尽、谓十方诸佛已坐遍三千大千世界,而释迦牟尼一方分身佛之坐,犹未尽足也。
子三广变佛土
时释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诸佛故,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严饰。树下皆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种种诸宝以为庄校。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宝地平正,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悬诸旛盖,烧大宝香,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此广变其他之大千世界。国、指每一大千世界而言,即一佛教主所应化之国土也。目真邻陀山、即土石之山。山王、谓山之大者。
释迦牟尼佛,为诸佛当来坐故,复于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