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二 譬喻品第三
庄严这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我应当平等以待之,皆与之大车,不宜有所偏差。「所以者何」:是何缘故呢?「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一国」譬喻常寂光净土,「不匮」譬喻佛法永不缺乏。「何况诸子」:我的法宝布施给全国人民犹不缺乏,何况是我的儿子呢?

    我们要认真回光返照,反省自己是否有烦恼,若无烦恼,即已得佛法的好处,否则更要切实修行,到有八风吹不动的定力,才算得到佛法的好处。

    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甯有虚妄不。

    「是时诸子各乘大车」:长者赐与诸子大车之时,言长者就是有财富无量。若诸子非其儿子,则不会与之大车。若是其子,而长者无财亦无以与之。是长者既有种种诸藏,诸子乃真佛子,故佛等赐与大车。本来诸子只求得羊车或鹿车,已心满意足,长者因财富无量,乃赐与大车给其子,即佛以大乘法救度众生。「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是诸子从未见过如此上乘法,并非他们意料所及。譬喻二乘人本来修小乘法,已了分段生死,现藉著他们本来修习小乘的法门回小向大,成就大乘法,了变易生死,此乃超乎他们本有的希望。「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甯有虚妄不」:舍利弗!你意下如何?是长者平等与诸子珍宝大车,是否适当呢?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

    舍利弗尊者答佛道:「否,世尊,此长者并没有打妄语,他确能使诸子免于被火烧之难,得保全性命,非为妄语也。何以故?人身命诚可贵,若已保其身命,已算得到好玩之器具,何况长者广设方便,把一切众生从三界火宅中救出,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一小车不与我们,亦不算虚妄。何以故?因这位长者在未救出诸子之前,已作如是想:我要以方便权巧之法,令诸子从火宅中逃出。以这因缘故不算打妄语。何况是长者,自知有财富无量,使诸子得好处,如得大车。」前文谓佛以大乘法救度一切众生,故非妄语。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正如你所言,佛救众生如长者救诸子一样,如来是一切世间众生之父。众生被一切怖畏、衰恼、忧患、无明所遮盖,如今把这一切烦恼一扫而尽,成就一切佛知见。正如舍利弗尊者乃从佛智慧门开佛知见,得智慧第一。目犍连尊者从神通门开佛知见得天眼第一,成就十力、四无所畏。佛有大神力救拔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有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佛具足权巧方便法门,智慧波罗蜜——乘般若船登彼岸。大慈是予众生乐,大悲是找众生苦,永无懈倦。佛以教化一切众生为本怀,这也如阿难尊者发愿:「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佛怜愍众生在世界上颠倒度日,终日东奔西跑,认假作真,不知出离三界火宅,故佛以大神通力、大智慧力,以利益一切众生,而生于三界苦宅中,为救拔众生,令之醒悟,愿求出离。

    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生于火宅为救度众生,众生无恐无怖,受众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法华经简介 >法华经目录 > 卷二 譬喻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