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譬喻品第三
鬼,野干狐狗,鵰鹫鸱枭,百足之属」:譬喻五钝使和五利使。「饥渴恼急,甚可怖畏,此苦难处,况复大火」:因既无正道之食,又无助道之浆,故惑饥渴,所以饥渴恼急,甚可怖畏。三界有各种怪物,何况复有大火所烧。「诸子无知」:一切众生无大乘根性。「虽闻父诲」:虽常受长者训诲。「犹故乐著,嬉戏不已」:仍逗留其间嬉戏作乐。
是时长者而作是念诸子如此益我愁恼今此舍宅
无一可乐而诸子等耽湎嬉戏不受我教将为火害
即便思惟设诸方便
此时佛又作是念,诸子如此,更为我添烦恼。佛的愿力是度众生,而众生不知醒悟,故添佛愁恼。三界中实无可留恋,而诸子等,却沉迷留恋这三界。
人在三界中,被无明缠绕,不发菩提心,不修菩提道,甚至根本不信佛。我有一个弟子,他的父母最近来三藩市,见其子在臂上曾燃香,大感不满。现在的人多是颠倒是非,本来燃香供佛,是对佛的一种供养,他们竟为儿子燃香供佛而感不满。人做颠倒事,一般人却不以为然,不加干涉。可是人要修道学好,却有亲眷反对,岂不是颠倒。
最近我有一个弟子,他见一切物件都在移动,有如在阳光注照下,可见微尘晃动。他这境界是开五眼前的一种现象,有时又如瞎了,甚麽也看不见,这是五眼正要开而未开时的现象。人若对这境界有所执著,或想得五眼,或不欲有此境界,若有所差池犯错或多管闲事,则五眼会闭。故开五眼後要具足定力,有定力才能生真正智慧。
「不受我教,将为火害。即使思惟,设诸方便」:众生不受教诲,恐怕都会被火所烧,佛即作思惟,既然众生不受大乘法教化,即以方便权巧之法教化众生。
告诸子等我有种种珍玩之具妙宝好车羊车鹿车
大牛之车今在门外汝等出来吾为汝等造作此车
随意所乐可以游戏
「告诸子等,我有种种,珍玩之具,妙宝好车」:以上四句是劝转。「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是示转。「汝等出来」:是示转。「吾为汝等,造作此车」:即佛已证得佛果。「随意所乐,可以游戏」:即证转。劝转、示转、证转,乃三转四谛法轮。佛告诉诸子,我有一些玩具,比你们现在所玩的更有趣,有上乘之车,羊车、鹿车、大白牛车置于门外,你们快出门外,我为你们预备了这些车,你们可随意驾驶到处游玩。
诸子闻说如此诸车即时奔竞驰走而出到于空地离诸苦难
「诸子闻说」:譬喻闻慧。「如此诸车」:譬喻上乘妙法。「即时奔竞」:譬喻思慧和修慧。「驰走而出」:譬喻见地。「到于空地」:譬喻证得四果阿罗汉,即无学位。「离诸苦难」:到无学位,已了分段生死,但变易生死仍未了。
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住于四衢坐师子座而自庆言
我今快乐此诸子等生育甚难愚小无知而入险宅
多诸毒虫魑魅可畏大火猛焰四面俱起而此诸子
贪著嬉戏我已救之令得脱难是故诸人我今快乐
「长者见子,得出火宅」:譬喻佛见诸子得出三界火宅。「住于四衢」:譬喻四谛。「坐师子座」:释迦牟尼佛坐于师子座上。「而自庆言,我今快乐」:佛见诸子免难而感快乐。「此诸子等,生育甚难」:抚育此等诸子并不容易。「愚小无知,而入险宅」:他们幼稚无知,所以入火宅。「多诸毒虫,魑魅可畏,大火猛焰,四面俱起」:火宅中既有毒虫魑魅,还四面起火。「而此诸子,贪著嬉戏,我已救之,令得脱离」:诸子贪恋嬉戏,幸而我已救拔他们出离火宅。「是故诸人,我今快乐」:所以我在所有人中,我是最快乐者。
以上的经文详细而言:
「长者」即佛,长者有十德。「四衢」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