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四
合于妙明的真觉,所以才生发出真如妙觉明性。如来藏本来即是妙圆真心,即是无上圆满心体,所以他不是认识心,亦不是空境。不是地,不是水,不是风,不是火。不是眼、耳、鼻、舌、身、意,也不是色、声、香、味、触、法。不是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亦不是意识界。既不是明,也不是无明,亦不是明和无明的灭尽。如此乃至既不是老,也不是死,亦不是老和死的灭尽。不是苦,不是集,不是灭、亦不是道。不是智慧,也不是得法。不是布施,不是善性,不是精进,不是忍辱,不是禅定,不是般若智慧,不是波罗蜜多究竟彼岸,这样直到不是如来,不是佛,不是三藐三菩提心,不是大涅槃。不是常住,不是欢喜,不是本我,亦不是清净天。因为如此既非世间也非出世间种种事物境界的缘故,所以如来藏的本真明妙心体,既是认识心,又是空境。既是地,是水,是火,又是风。既是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色、声、香、味、触、法。既是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也是意识界。既是明,也是无明,亦是明和无明的灭尽。既是苦,是集,是灭,也是道。既是智慧,也是得法。既是布施,又是善性,既是精进,亦是忍辱,既是禅定、又是般若智慧,亦是波罗蜜多究竟彼岸,这样直至既是如来,又是佛,既是三貌三菩提心,亦是大涅槃。既是常住,是欢喜,是本我,亦是清净天。以这样既是在世间,又是出世间一切事物的缘故,如来藏的本真妙明心体,既远离一切是,也远离一切不是,既是一切的是,又不是一切的是。为什么沉沦于世间欲界、色界、无色界种种有为事物之中的众生,以及出世间声闻、缘觉这些修行者们,都以他们各自所知的心来测度如来的无上菩提,是将世间言说引入到佛的真知真见之中吗?这就譬如有琴、瑟,箜篌、琵琶这些乐器,它们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但是没有灵巧手指的弹拨,那美妙声音终不能发出来。你与众生也是这样,你们的宝觉真心原是各自圆满生光的,就像我用手指一按,海印之光就熠熠生起,可是只要你们一举识心,尘劳就会生起。这都是由于你不能精进求取无上觉道,反而却贪恋小乘修行,以此小道修行为满足的结果。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富楼那说: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本来是圆满无差别的,但是我从无始久远以来即遭妄想,长久沉沦在轮回之中,即使今日得皈无上觉道,仍然未能究竟。世尊,既然一切妄念都已灭绝,只有妙性常存,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为什么会有妄想,从而自蔽本真无上知见,遭受流转轮回呢?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如来对富楼那说:虽然你已经拔除了迷疑,但是仍然有疑惑没有除尽,我且以世间现示的事物再来问你。难道你没有听说室罗城里的演若达多的事吗?他早晨起来,忽然想起去照镜子,这时他很喜欢镜子里的头有眉有眼历历清晰,却诧异自己的头,说是看不到眼睛眉毛,可能这是妖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楞严经简介 >楞严经目录 >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