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〇五 毛泽东同“远方”秘密交往实录
向我党中央建议:如果形势危急,难以支持时,他们拟派飞机来接中央几位领导同志暂时离开中国,以避锋芒。此时我正在子长县马蹄沟西北局所在地,接到中央电报,要我立刻赶到山西临具中央后勤机关。我接到命令后的第一天赶了140里路,到达黄河边,次日赶到临县三交镇。这时,米大夫已从小河返回三交,讲了他亲眼所见的一切情况,大家笑敌人自欺欺人、说梦话。阿洛夫也给苏共中央报告了真实情况,一场虚惊才算完结。

    10月,沙家店战役结束后,中央转移到葭县的神家堡。这时,毛泽东要我陪同阿洛夫到此地来,毛泽东同阿洛夫谈话的内容,主要是把撤出延安至沙家店战役结束这一段做了个总结。对沙家店战役的意义,今后战局如何发展,国内局势的变化等都作了分析和评价,甚至谈了许多细节。共谈了两次。

    12月,中央转移到米脂县杨家沟,并在这里召开了中央会议。就在会议期间,毛泽东给苏共中央发了一份电报,其内容与他这次会上所作的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致,说明解放战争已发生了根本的转折,进入了反攻阶段。

    1948年,毛泽东原拟秘密访苏,后接受斯大林的意见,放弃了这一打算。后来到了西柏坡,在9、10月间的一天午饭后,毛泽东把阿洛夫邀到他的住处,坐在院中一棵大树下,向他介绍中国各主要战场的情况,以及今后发展趋势。毛泽东兴致勃勃他讲着,当他讲到我们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还会有某些难以预料的失误时,阿洛夫想安慰毛泽东,急急忙忙插了话,说:“我们有一句谚语:砍伐树木时,难免有木屑飞溅”。意思是说胜利中也难免会有损失。这样两句话,不知为什么竟堵塞了毛泽东的言路,没有再谈下去。中苏两国接触,有许多民族性格和思维逻辑的不同而互相不能理解,以致发生不愉快。但就这件事来说,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两句话竟会扫了毛泽东的兴,他再也没有了兴致,由高谈阔论突然变成了冷场,无趣无味地结束了。

    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岁月里

    1949年3月,中央机关刚进北平时,住在香山。很快,柯瓦廖夫等人也从东北来到了北平。又过几天,他把当时留驻北平的苏联领事齐赫文带到香山来拜会毛泽东。那天傍晚,毛泽东在双清别墅接见了他们。坐定后,齐赫文先是祝贺中共、解放军取得的胜利,然后要求毛泽东给他们介绍一下我军各战场上的一般情况,诸如我军的战略部署、进军计划、以及对战局展望,如许可,还想知道我党的各项基本方针和政策,以及对敌人的分析,即敌人还能支持多久等。毛泽东只是笼统他说明了一般形势,但明确指出胜利肯定属于我们。他说:“你们很快就会看见,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接着将是渡江南下,解放江南。只要不出现其它意外变化,或出现什么意料不到的复杂形势,胜利是有把握的。不过至今为止,尚看不出会发生什么特殊的意外。例如:我们不允许美军在秦皇岛登陆,也不许他们舰队靠岸,结果他们溜走了;在天津郊区,美军出城试探了一下,与我们的武装力量发生了一点冲突,打了它几下,他们就缩回城里去了;在青岛市郊外,美军也出来了几个,但一受冲击,就龟缩到城里去了,而且很快把他们的兵舰撤离了青岛。至于其它港口,如烟台、威海等地,就没有遇见美舰。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未出现美军想同我们交锋的意图,也未看出他们想阻挡我们前进的征候。我们是比较有把握地进行着斗争,推行着我们的政策。胜利终归是属于我们的!”

    柯瓦廖夫在香山期间,毛泽东批转的一些电报和文件都译给他看,但他不感兴趣。他同毛、刘、周、朱、任都见过面,谈过话,而毛、刘同他谈话较多,主要是启发他的思想,使他能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特点、意义以及重大政策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峰与谷·领袖毛泽东简介 >峰与谷·领袖毛泽东目录 > 〇五 毛泽东同“远方”秘密交往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