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五 毛泽东同“远方”秘密交往实录
能有所了解和比较正确的认识。让他知道中国革命不同于“十月革命”,但中国不会停留在目前阶段,而是要继续向前发展的。例如:在刘少奇访问苏联前夕,即7月1日下午(这时,毛泽东已经住在中南海),毛泽东特约柯瓦廖夫来会见,同他谈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话。主要内容是:1.关于解放战争当前发展变化的大概形势;2.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基本特点和主要任务;3.解放战争一定要进行到胜利的结局,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历来就没笔直的道路。革命会分阶段进行,但是一定要进行到底。这是一条较长、较远的路程:由人民民主阶段的各项革新,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但都是要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人力和物力,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目前要准备和要争取的,就是这两条。毛泽东这些话说给了柯瓦廖夫,实在没引起什么反应。此人正像1950年1月斯大林对毛泽东介绍的那样:柯瓦廖夫是一个铁路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政治,没有政治经验,或者说,在政治上他完全是个门外汉。他如果钻进政治里,就会像老鼠钻进了风箱。
毛泽东和柯瓦廖夫谈到最后,还表示了对他的关心,他说:这回你陪代表团走远路,会辛苦的,不过你顺便同家人团聚一次,也是个好机会,又间到他个人还有什么要求,需要我们帮他解决什么问题?他没有提出什么。可是后来发现,他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弄到一罐子水银,足有三四十公斤,带回苏联去了。
柯瓦廖夫拜会毛泽东之后,同我一起从中南海乘车出来,准备先回香山,再按计划当晚出发去东北,与刘少奇为首的访苏代表团会合。车子刚出中南海的西门,柯瓦廖夫就说:“七一(俄罗斯人的旧俗认为凡属1号的日子,是不吉利的——笔者注)本不应该出远门,因为不吉祥。”话音刚落,就在西四拐弯处撞倒了一个骑自行车的青年,压坏了他的腰、腿和自行车。于是处理事故,耽误了几个小时,不得不把行期推到7月2日。
新中国成立之时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苏联派来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以法捷耶夫、西蒙诺夫、杜布罗维娜等为首的工青妇群众团体成员被邀请会见毛泽东主席。在这次会见中,除了一般的礼节和祝愿外,毛泽东发表了非常精彩的长篇讲话。他那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演讲,扣紧了听众的心弦,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他讲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中国劳苦大众、中国的革命在近百年来所走过的艰苦道路,所进行的轰轰烈烈、前仆后继、顽强不屈和坚持到底的革命斗争,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曲曲折折的道路。革命的先驱者,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找到了有力的战斗武器——马列主义。吸取了十月革命的经验,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人民在解放斗争中所遇到的,有外来侵略者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的事件,也有中国统治者杀害自己同胞的事件。20世纪以来爆发的革命事件很多,几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最重要的、震撼世界的大事件,除了1917年苏联的十月革命,就是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了。解放了5亿中国人民和起先锋队作用的2亿苏联人互相结合,使世界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取得今天的胜利不容易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压迫,却未获得民族解放,未能摆脱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和压迫;而国内的封建势力、官僚豪绅、地主恶霸、买办阶层,仍然爬在人民头上为所欲为,作威作福。1925—1927年的大革命,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是买办资产阶级和土豪劣绅不喜欢,他们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把革命人民一巴掌打倒在地,把人民浸泡在血泊中,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了,留在人间的同志从地上爬起来,除去自己身上的泥土和血污,擦干脸上的血和泪,掩埋好牺牲了的同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