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97章 逆历史潮流而动
无踪,与车厂同城的两大钢企,一线职工的工资根本在50元/月,而车厂做环卫保洁的都能开到60元/月,数着实打实到手的票子,职工的肉体相貌焕然一新,恍若又恢复了五十年代央企大厂的气度。

    前些时梁江平还说过笑话,车厂职工去工农路买菜,摊主都是直接拿最好的,然后加个五分一毛的卖掉,搞得穿着异样路服的车务段全民职工怨声载道,然后有人去找梁江平提意见,以为车厂职工扰乱物价,希望段里能出头管理。

    如今梁海平在车厂的地位如日中天,车厂职工最怕的就是段里不守信誉,把梁海平撵下台,把企业重新发出段里管辖,到时分开着和全民一样的工资,那可就亏大了。

    “不要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了。”梁海平说道“小叔才不置信你不舍得243型电力机车呢,赶紧说说你的鬼主意,连小叔都瞒了这么久。”

    虽然梁远和梁海平说了有数次这台机车是未来什么的,从实践的态度来说,梁远对243型电力机车还真没怎样上心,电力机车的结构远比25S型双层客车复杂,很多机车部件都是从民主德国出口的散件。

    第一台243型电力机头除了转向架、轮对、机车骨架、外壳这几样国产化了,剩下的电气设备、动力系统等部分都是组装的原厂散件,梁远除了关注一下243型机头的空气弹簧,和那套不太成熟的机车多单元微机控制系统的国产化进度,对余下的部分根本就是不闻不问,梁海平早就猜到了梁远另有谋划。

    “小叔,不是我瞒着你,而是我还没想好到底选择哪个阵营?”梁远有些愁眉苦脸的说道。

    “小叔应该知道铁路牵引机车如今分为三大类,蒸汽,内燃,电力,蒸汽是注定被淘汰的,这个我们可以疏忽掉,剩下的就只要内燃和电力了”

    “早就发现你对243机头不上心,小远打算当前搞内燃机车?”梁海平问道。

    梁远摇了摇头。

    “那是引进你说的那个西德的120型电力机车?”

    梁远还是摇头,看着梁海平疑惑的表情,叹了口吻说道:“其真实内燃和电力之外,还有一种动力的机头也曾经蓬勃发展过。”

    在五、六十年代,石油化工行业还没发明石油裂化工艺,当时廉价的重油相似于炼油厂的废弃物,而燃气轮机向来以燃料顺应性极强而著称,因此,当时的燃气轮火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那个年代,美国消费出了世界上单机输入功率最大的铁路机车,输入8500马力的结合太平洋铁路燃气轮机车,可以单机牵引12000吨的重载编组。法国研发出了TGV001型高速燃气轮动车组,采用五辆编组时,最高时速高达318公里/小时。

    虽然当时的燃气轮机车在客、货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限于当时的技术程度,机车动力都采用了复杂循环的开式燃气轮机组,燃机的热效率都在25以下,只是依仗燃料价钱低廉,才在机车动力上取得了立锥之地。

    等到六十年代前期石油化工行业发明了裂解工艺,可以在重油中提取汽油之后,燃气轮机车的燃料价钱逐年上升。

    得到燃料成本优势之后,燃气轮机车的高噪音,排放高温尾气,低负荷运转时燃油效率低上等弱点暴露无遗,使得燃气轮机车迅速的偃旗息鼓。步入七十年代之后,铁路机车的动力系统又恢复了内燃、电力双雄鼎力的状况。

    梁海平分明在机头上下过功夫,听到梁远提及燃气轮机车连连摇头说道:“大同机车厂曾经搞过两台燃气轮机车,长征1,2号,后来一台爆炸,一台烧毁,那东西根本就不适宜做铁路机车动力,小远,你这根本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工业之动力帝国简介 >工业之动力帝国目录 > 第97章 逆历史潮流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