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七 乾坤有爱——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刘乾坤
。我不讲究穿戴,不吸烟不喝酒,吃饭能吃饱,不饿肚子就行。还有,有时候我会因为做好事得到一些相关部门或什么基金会颁发的奖金。我一个人的生活很简单,哪里用得着那么多的生活费,省下来的钱也都连同工资一起,全部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和事上头去了。别看我的生活标准控制得这么低,可还是经常会感到钱不够用。因为除了随机的一些诸如亚运会、奥运会啦,南疆改水工程啦、一些社会团体设立的基金会啦什么的,每次需要一次性投入上千元不等的捐助外,有好多细水长流的捐款项目已是我长期捐助的对象了。像用于‘黄河水利’和‘长江三峡’的捐款,我是从工程动工之日起,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头笔款子多些,都是两三千元。以后每月各捐50元,现在工资涨了,也就相应地提高了些。这是每月的工资里都要预留的一笔钱,没有断过。还有汶川地震后,我给重庆的三家学校的捐款、每月每家200元,首次是捐了一万元。还有,还有定向援助的几位没有完成学业的学生……我就常常感到钱不够用。同事看我吃饭都是馒头就咸菜,都开玩笑说我是个靠克扣自己很能省钱,却攒不住钱的‘漏钱罐’。还有人叫我苦行僧。呵呵,说啥的都有……”
关于第二个问题,刘乾坤的神情显得忽然间落寞了下来。“家庭的事,我不想多谈。目前我一个人过挺好的。女儿也大了,不用我操心了。爱人嘛,离开我……也绝不是因为我做慈善的事,和这些无关。再怎么说,她们的生活也要比那些等待救助的贫困人群要强得多,(她离开我)不是因为这个。”
我适时地噤了口。转而不由得想起了先前谈论他的出身时,他无意间透露的一个细节:自幼,母亲就和父亲离异了。他跟着父亲过。一生清苦的父亲在他的眼里很高大。
赋予这世间如此多的爱,却并不能获得最亲近的人的理解(原谅我还是怀疑了刘乾坤关于妻子离开自己所作的解释,刘乾坤的“原则”和刻板,注定在一定程度上会不可避免地伤害到他最亲近的人),或许,这是成就“高大”抑或“伟大”二字,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不忍再触及一个年届60,且心地善良的老人所不<dfn>http://www?99lib?net</dfn>愿为外人道的隐痛。装作不在意地,我轻轻地绕开了这个话题。
38年,涓涓细流涌汇为江河湖泊
和刘乾坤的接触与对话中,他多次向我提到王成——电影《英雄儿女》的主人公。
“王成为了信念,生命都可以舍弃,我生活在今天,能吃饱穿暖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与王成相比,我做的这些事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离‘伟大’二字很远。谁伟大?王成伟大、刘胡兰伟大。”
“我不认为我做的事有多么了不起,需要多么受关注。我心底一直认为我做的这些事不应该是个特例,应该是全社会的一种常态。这种被大家称为崇高也好、慈悲也好的精神其实是我们全民族几千年文化中一直倡导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这当做一件正常的事情来看、来做才行。众人拾柴火焰高。”
说起自己心底的感受时,刘乾坤显得有些激动。
我调整了一下被他带动起来的情绪,想找点让我和他都可以放松下来的话题。毕竟,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历史时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活中,像刘乾坤这样的“典型”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恰恰显示了这种精神的弥足珍贵。这世间从来就不曾遗失过爱,我们常说大爱无声,大爱无形,作为一个生活在人群中的凡人,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这种爱的宣言时,它的无形会融进一件件具体、琐碎的有形中,这种有形和周围的世俗社会,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准日渐式微的大趋势,势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