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〇 润物细无声——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王直
到王直,拉着他的手说,王老,你要把我们村这两个废孩子教育好,就立大功了。

    在助教中心两年下来,两个废孩子面貌一新,不但学习成绩上去了,身上的坏习惯也不见了,变得懂礼貌了。张强被安徽省团委评为“安徽省优秀留守儿童”,庞庆被培养成助教中心的一名学生干部,工作热心负责。

    到了暑假,江南多河,孩子们喜欢下河游泳,王直从新闻看到有的孩子因此而溺水身亡,感到十分痛心。责任感使他决定举办夏令营,把孩子们集中起来管理,杜绝悲剧的发生。

    助教中心要举办夏令营的消息传开后,一下子就有一百多名孩子报名参加。

    夏令营是城里孩子的专利,王直是头一次。没有经验,他就去城里向人家请教,王直根据乡下学生的特点,结合城里学生夏令营的经验,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泾县山川优美,有着典型的江南风光,而且泾县还是新四军“皖南事变”的发生地,王直把夏令营的孩子们带到各地去体验,学会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给他们讲新四军的故事,使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他带孩子们去逛超市,让孩子们自己去购买东西,然后,把孩子们买来的东西拿到一起来,分析每件商品的特点,是否适合自己使用等,孩子们从中了解到了选择商品的常识,知道了什么叫反季节蔬菜。

    王直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培养和孩子们的感情,在夏令营里他不顾年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孩子们很开心,他们之间年龄的差距消失了,孩子们有什么心里话,都爱跟他说。

    助教中心里的孩子们多了,时间一长,有时也发生一些小摩擦,出现这种情况,王直不是武断地体罚或教训,而是循循善诱地讲道理,直到化开孩子们的心结。

    有一次,两个男生在寝室里吵起来了。原因是一个男生在洗脚时,把洗脚布随手往床上一扔,不小心扔在另一个同学的身上,这个同学很生气,两人三言两语由争执发展到拳脚相向。王直听到报告后,迅速赶来,了解情况后,给他们讲团结礼貌的道理,讲宽容友爱的品质,说得两个人都低下了头。扔洗脚布的男生说对不起,被扔的孩子说没关系,下次小心就行了。然后,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矛盾化解了,王直才放心地离开。

    王直热心留守儿童的事,在社会上形成了很大的反响,各家媒体都纷纷来采访报道。许多外地的家长,看到王直助教中心的事迹后,千里迢迢地把孩子送来。

    在新疆石河子市有一个小学生叫姚震,因为他太顽皮,不思进取,而且在学校经常打架,学习一落千丈,父母和老师根本就管不住他,甚至对他不抱任何希望了。

    一次姚震的妈妈在电视上看到介绍王直助教中心的事迹。心中一动,决定把姚震送来,希望能医治好他的顽劣。

    很快,姚震的妈妈把他的转学证办好,带着他踏上了遥远的路程,在火车上,小姚震想,到了助教中心是不是要劳动,不听话了是不是要体罚等等,随着火车越走越远,小姚震的心里也七上八下起来。

    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姚震和妈妈在南京下了火车,然后又转乘了汽车,来到泾县。车窗外的山越来越多了,山峦起伏,河水潺潺地流淌,姚震看着异乡的风景,一时心情愉快起来。下了车,只见路边一位白发的老人手里高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欢迎新疆同学姚震”,人家给他介绍,这位老人就是王直爷爷。王直迎上前去,紧紧地握着姚震的手。

    来到学校,王爷爷还为姚震举办了一个很隆重的欢迎会。在会上,大家相互介绍,唱歌,看到小伙伴们这么快乐,姚震心里的疑虑也消失了。

    第二天,姚震的妈妈就要回去了,临分手时,姚震有点依依不舍,心里十分难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一〇 润物细无声——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