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 润物细无声——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王直
部、泾县县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完成。故事的原型就是王直老人,许多小演员就是助教中心的孩子,他们演得真实、生动,这标志着留守儿童的典型事迹,正式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2009年9月20日,王直助教中心里的儿童们早早地围坐在电视机旁,他们打开中央电视台,一刻也不愿离开,终于,“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开始了,孩子们看到王直爷爷出现了,看到中央领导亲切地握着王爷爷的手时,孩子们激动地欢呼起来,掌声一遍遍地响起。
面对如此崇高的荣誉,王直心里十分激动,他在座谈会上发言说:“9月12日晚是我这一辈子最幸福、最自豪、最辉煌、最难忘的时刻,是党和人民给了我最崇高的奖赏——全国道德模范,当我含着热泪,捧着这沉甸甸的奖章时,我思绪万千。退休以后,我虽然为百姓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会前会后省市领导的热情关怀,在京期间省文明办同志亲情的照顾,似一股热情暖流并激励着我在今后的日子继续努力工作,再创辉煌。
安徽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问题一直牵挂着各级领导的心,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据我所知,省委王金山书记、王三运省长等省级领导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省领导的爱心关注已传遍千家万户。早在今年春节前,王金山书记亲自向助教中心全体儿童寄贺年片,祝贺春节,孩子们收到后欢呼雀跃,孩子家长们得知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创办王直助教中心已走过十一个年头,一千多名留守儿童在这里生活,已有近三百人圆了大学梦。近千名特困儿童通过我们的努力获得社会慈善人士和爱心企业家‘一对一’的无偿资助达320多万元。
一个人的事业追求和爱心奉献没有止境,更无顶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做一个好人,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始终坚持对党和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负责,对求助的家长负责,这就是我一生追求的社会责任感。”
王直身在北京,但他心里还在挂念着助教中心里的孩子,开完会,他就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了,他又回到孩子们的中间。
这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国家奖励他个人15万元,王直把奖金全部捐了出来,用于留守儿童危旧房的改造。
77岁的王直老人,将全部心血倾注在皖南山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子身上,十六年里,1000多名留守儿童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400余名贫困学子在王直老人的捐助下圆梦大学。十六年来,王直老人以自己的默默奉献和绵绵情怀,为众多外出务工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为全国5800多万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借鉴和推广的崭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