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六 海边的生命守护神——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郭文标
绳、废铁卖钱。四五名救援助手都是亲戚,一来省钱,二来万一救助中出事,亲戚好说话。

    与郭文标同年的邻居陈清理是运输船船长,在他眼里,觉得郭文标是渔民的骄傲,是渔民的榜样。“你想啊,我们都睡的热乎乎的时候,他经常在冰冷的海水中救人,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确实,没有生活在海边的人是难以体会从海中救人的艰险。在台风时节,大海的疯狂如同咆哮的怪兽,此时去救人是随时有可能把性命搭进去。“一生救一个人都是不容易,更何况是130多人的性命。”陈清理竖起大拇指称赞。

    在毛礼雄这位身高一米八五、体重近100公斤的壮实大汉眼里,郭文标一旦救起人来,就什么也不顾了,“傻啊,自己的命都不顾。”毛礼雄嘴里虽责怪,眼睛里却是崇拜的目光。他是郭文标的得力助手,他忘不了在“云娜”“麦莎”强台风袭来时,他们在波涛翻滚的大海中,救援遇险同胞的经历,那样的经历,如同上过战场。

    2005年8月6日下午,第九号台风“麦莎”从海上移向石塘镇,这时恰逢第五次天文大潮,风、浪、潮“三聚首”,再加上强暴雨,风力超过12级,大浪呼啸着扑向海岸,翻过十几米高的山冈,“轰”地砸在岩礁上。

    “文标,有两人被困了……”郭文标突然接到边防派出所所长的电话。

    “不行!你不能去!!”妻子庄文华紧张地拉住他。

    “我不去,他们两个就死定了。我一个人冒险,或许还能救回他们。”

    她知道在这种时候,他就是拼命三郎,没人能劝阻住他。他的逻辑是,要两人遇难的话,我能把他们救上来,自己死了,那么我还赚一条命。他哪里会不救?他为什么一到关键时刻心里只有遇难者,没有她和孩子,没有这个家?

    当时是12级的台风,专业救助的海警艇也只能在8级风之下出海营救!他的船却如同一支利箭,穿透了狂风暴雨而去。

    原来是两名当地网箱养殖户在被镇里的工作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又偷偷摸摸地跑到了海边保护自己的网箱。此时,台风即将登陆,这两位养殖户被台风吹得无法站立,随时有生命危险。危难之时,他俩只好向110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边防派出所立即派出救援艇准备出海救援。然而,此时,救援艇根本无法抗击12级以上的台风,救援行动被迫停止。情急之中,边防派出所所长想到了“水鬼”郭文标。

    船刚出海,迎面一个巨浪打在他的船上,给他来了个下马威。郭文标借着探照灯的灯光,迎风劈浪,继续朝出事海域开去。此时,台风已经在玉环县登陆,狂风夹带暴雨袭击着黑夜中的一叶孤舟,海浪像一头发怒的怪兽,不时偷袭着他的小船,他不停地用探照灯在海面上搜寻,并呼喊着两位失踪渔民的名字。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搜寻,郭文标终于在一处礁石上发现了两位奄奄一息的渔民,并再次冒死将他们运送到海港内。

    他把船停泊好,游上岸来。等候在那里的温岭市领导、镇政府的领导和村民围了过来,赶来采访的温岭电视台记者把镜头对准了这位英雄。他却拨开人群,走到她的身边。他接过她怀里的衣服,什么也没说,跟着她回家了。

    当今,人们能理解为赚钱而不要命的人,能理解为当官铤而走险的人,却不能理解冒生命危险而频繁救人的人。他凭什么放着钱不赚,凭什么要搭钱搭时间搭精力,弄不好还要搭生命去救别人?他真的傻了吗?

    有人说,他想出名,否则报纸电视凭什么报道他一个小学没毕业的渔民?有人说,他为了当官,他哪是救人,那是“政治投资”。还有人说,谁说他不想赚钱?他那样也是一种赚钱方式,他给我清理螺旋桨,还收二百元钱呢!更有人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一六 海边的生命守护神——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郭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