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一六 海边的生命守护神——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郭文标
哪里来?”他却不着急。

    造新船花了260多万元,政府补贴40万元,其余的钱都是他自己筹的,借的钱怎么还?作为家庭主妇,她能不忧虑么?

    她还算了一笔账,有时候他外出开会,长途电话费一个月都要二三千元。现在办了套餐,580元打1000元。

    现在有11人,一年工资就三四十万。2008年年底,卖掉一条船,53万元,因为工资发不出来。

    他算的却是另一笔账,他每年最少救20艘大船,小船不算。每艘大船价值200多万元,这就是四五千万元。另外,每年还救那么多人呢?哪条命不值几十万?“我是渔民出身,不求什么,只要渔民平安,心里比什么都高兴。”郭文标说,每次看到渔民出事故,救回来的只是尸体,心里很难受。

    如今,当地百姓都称他为“平安水鬼”、海上的“保护神”。有的渔民说,有“水鬼”在,下海打渔心里就踏实了。

    这些,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温岭海事处副处长林炳贤说,国内民间海上搜救没有专门经费,他们只能帮助郭文标争取点柴油补贴,并为他申报救助先进个人,争取一些奖金。2006年与2007年郭文标两次获得先进,共拿到7万元奖金,可这是微不足道的,难以支撑繁重的救助花销。

    2009年浙江省“两会”期间,郭文标建议对建设民间海上救助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加大投入,政府通过扶持民间救助的示范效应,将带动整个沿海地区更多民间力量参与海上救助。浙江省海事局和温岭市政府都对此表示,将参照国外惯例引导、扶持民间海上救助机构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争早日建立省市两级搜救奖励专项资金。

    在郭文标家的墙上挂着的一面锦旗上写着:“真心相助,人民勇士”。这面锦旗是温岭市城南镇东峰山村林小方送给他的。我们衷心希望百姓眼中的“人民勇士”能早日结束“救人好救,生活难过”的尴尬处境。

    虽然有时候“生活难过”,舍身救人的郭文标也总会舍财助人。每当有人找到家里来寻求他的帮助时,他总慷慨解囊。

    温岭城南镇有一户人家,生了个女儿是先天性白内障,做手术需要钱,他们找到郭文标求助,他当即拿出5000元资助。

    “他家又不是开银行的,怎么能谁来都给呢?难道他在海底里捞金,有用不完的钱。”对于郭文标的慷慨,毛礼雄很不赞同。

    2007夏,辽宁一位68岁的老人刘国栋曾专程到温岭来找过郭文标,为的就是见一面。今年他写信来了,他在信中写道:春晚现场看到你了,全家那个乐呀,心境不知怎么形容,就好像年轻的追星族追迷自己喜爱的明星那样,我们也在追求我们心目中的明星——道德明星。“中国的道德模范”他能够牵动在遥远的普通人家几代人的心灵,我认为是道德的伟大力量,是人类文明、光明的象征……希望把关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把文标的精神发扬广大,做感动中国的事情!

    这或许是对“平安水鬼”的最好注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一六 海边的生命守护神——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郭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