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八 双肩道义——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李学海
到后就哭了。可是她还是愿意跟着我。那个时候我就想,一定要好好干,以后让媳妇跟我过上好日子。”

    1981年7月7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鼓励待业青年从事个体经营,有计划地将部分服务业和商业包租给个人,使城市个体工商业获得合法发展。

    周围的人已经有人开出了先河干个体,李学海也跃跃欲试,萌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只是觉得时机还不成熟。

    1984年,李学海认识了一个在工商所工作的朋友叫张春江,他对国家政策了解得很透彻,当时他所在的工商所就负责办理成立公司的手续。

    6月20日,在张春江的鼓励和帮助下,李学海在银行贷款3万元,成立了“寿光市羊口镇联购分销公司”。

    公司成立后,主要搞副食品、烟酒、糖果的批发。李学海由于前几年跑业务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进货渠道可不愁,没几个月,公司就见到了效益,赚到了第一桶金。

    那时候,“万元户”是有钱人的别称。

    1988年,李学海就挣到了近80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有钱人。

    1990年,安丘老家听说李学海发了,特意派人来找他,安丘第二食品厂倒闭了,希望他能回去承包。李学海考察了一下,当即拍板答应了下来。

    李学海信心百倍,鼓足劲想干一番大事业。当了厂长后才发现,他低估了经营好这个食品厂的难度。这个食品厂占地面积倒不小,但是生产设备全部损坏了,还有200多名职工等着吃饭,压力非常大。

    一接手,李学海就花了近一年的时间维修设备,打算加工水果罐头。

    不巧的是,那一年,南方的水果大丰收,大量广东的橘子涌入潍坊,新鲜水果便宜得惊人,谁还想买水果罐头。

    现实和梦想总是有出入。

    李学海的梦碎了。

    1992年春天,厂里生产的罐头大批积压,公司彻底陷入了困境,不久,资不抵债,食品厂宣告破产。

    仅仅2年时间,李学海不但投入的资金全部打了水漂,还背上了上百万元的外债。

    他也由一个“富翁”变成了一个“债主”。

    所有资产都拿去抵债了,看着空荡荡的食品厂大院,李学海欲哭无泪。

    冬天的脚步还没走远,李学海感到脊背发凉,打了个冷战。

    真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啊!

    他慢慢地坐了下来。

    该何去何从呢?从辞职到现在八年了,八年来我都干了些什么?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干到现在,却又回到了起点,不但身无分文,还成了个欠债大户,怎么和家人交代,怎么和自己交代?就这么认输了?

    此时,李学海好像看到了妻儿期盼的眼睛,看到了年迈的父母驼起的脊背,他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自己是从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什么罪没受过,什么苦没吃过,如今只是赔了点钱,就能让我一蹶不振,不可能!我还年轻,还不到40岁,机会还有的是。

    李学海在反复思考。

    他一直在院子里坐到了太阳落山,最终沉淀出一个想法:重拾信心,回到羊口发展,那儿是他发迹的地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后则曾益其所不能。

    机遇再次垂青有准备的人。

    羊口党委听说李学海回来了,就登门来找他。

    原来,几年来,小清河沿岸绵延40华里的芦苇场,成了羊口镇政府的一块心病。镇政府每年都要投资近30万元,派三四十个人管理。以前,镇政府每年把芦苇划成片分配给企业,让企业去收割。从1992年秋天开始,镇里的企业说什么也不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一八 双肩道义——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李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