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 他有一个幸运的理由——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周国允
称之为“重中之重”的工程,也是原总理李鹏亲自参加奠基的工程。它是属于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而且具有“高、大、精、新”四大特点。周国允青年突击队承担的是北指廊第二施工段,这个区段的结构更加复杂,又是机场项目部的“试验田”和“样板田”,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也可能是“愣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在众多团队召开的宣誓大会上,甲方推荐了他这位青年突击队队长发言,周国允竟然凭着一腔火性,说了一句大话:“我们一定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北京市委领导的期望,力争做到最快、最好、最出色。如果我们团队拿了第二名,那就是失败!”
事后,施工队里的一些同志悄悄对周国允说:“队长,你这话是不是说得太满了,那么多的施工单位,那么复杂的工程,想拿第一,放在心里就行了,为什么要说出来,这下子,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四匹马也不能把你的话拉回来了。”
周国允说过之后,也隐隐约约觉得说过了头,但嘴里却说,“说了就说了,给我们自己加点压力,再把这点压力变成动力”。
谁知道,那位分管全部工程的党委书记,把周国允的话一字不拉地再印成材料,贴到了墙报栏里,再一次把他的话晾晒在广庭大众之下,让他更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周国允说的是大话,但又不是大话,他的心里还是有点底的。在这时候,他的队伍已经从数百人发展到了上千人,而且新进了一批几十人的安阳工学院、华北水利学院等院校的大学生,最顶上一层是那些跟着他闯天下的老骨干,滑县子弟兵,但这时也都已经知识更新;中间一层就是这些有知识的大学生,最底层的工人们也经过他的培训和工地实践,成了懂技术的熟练工人。有了这样一支队伍,他不妨可以把话说得满一些。须知,任何一句有冲击力的话都是一柄双刃剑,它对于其他的团队是一个刺激,对于自己的团队则是一种动力。
紧张的施工开始了,他与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合理安排劳动力,全场倡导科学管理。他们打了第一块底板,夺得了第一个“满堂红”,在争优夺旗的劳动竞赛中,始终把奖旗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最后,周国允的“吹牛”变成了事实,他们勇拿了第一名。甲方工会主席李景生在《新图报》上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河南队机场竞赛称雄”,称周国允是打擂的擂主,说擂主最终变成了霸主。他“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最终也没有一个英雄好汉能够把他打下擂台。
在皇冠上镶嵌宝石的人
有人比喻,国家大剧院像一个鸟蛋,国家主体育馆鸟巢就像是一个鸟巢,这一个蛋一个巢周国允都参加建设过。倘若我们用另外的比喻,鸟蛋像一个梵蒂冈教皇的帽子;鸟巢则像中国活佛济公帽,那也相当形象。在僧佛或是教皇帽的比喻上,再加一个比喻,那就是周国允和他的团队都是在帽顶上镶嵌宝石的人,因为在这样的工地上,他都被分配和做着第一流的工作。
中华世纪坛工程——
这个工程是为庆祝世纪之交而兴建的永久性建筑,届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代表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和庆祝活动,并敲响迎接新世纪的钟声。周国允青年突击队在这个工程中承担了坛体结构、青铜甬道、地下精品库、过街天桥、旋转体台阶、世纪钟楼等结构的施工任务,这些工程的特点是每一个小工程具体状况都不一样,各有各的施工要求和技术难度。
面对着这一次挑战,周国允没有望而却步。施工中,他们精心研究和处理每一道难题,制订了严密的施工方案,终于按照规定的工期圆满完成了任务。
1999年的春节,周国允的队员们是在工地度过的,全队都放弃了回家乡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有37名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