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四 他有一个幸运的理由——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周国允
他找到城建四公司的老总和总工程师,向他们介绍了他的华都公司的情况,这些老总们当然知道在北京的建筑行业中有他这位一位著名的突击队长,所以很快同意让他也参加投标。结果被他投中了。

    等周国允他们进场的时候,已经是晚了12天。这不仅因为周国允他们中标晚,还因为他手下的劳力不够。他公司的人马,此时都奋战在其他工地上,虽然能够抽出一些人来,但不可能为这个项目而停工,因为那些施工项目都有严格的合同规范,任何一家的停工都得赔偿经济损失。同时,在这个时候,无论珠三角还是长三角,都出现了民工荒,招工难,是许多企业都真切感受到的大问题。在鸟巢施工的最紧张阶段,周国允他们的承包项目就使用了1200多名工人,可见任务之大之重。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国允只得再回到家乡去招他的子弟兵。人员集结之后,他们硬是在100天里干完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在接手鸟巢施工时,遇到了许多的难题,设计理念新,几乎每一道工序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施工要求。例如,打异形柱,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不是从上面往下注射混凝土,而必须从下面往上注射混凝土,这就逼使他们要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案和施工办法,同时还得训练工人,哪怕是在这行当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老工人都得重新训练,因为“老革命”这时遇到了“新问题”。

    在这段时间里,不仅是周国允整天吃住在工地上,连他手下的所有强将都一齐上阵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周锐峰在这段时间里既没有休息过一天,也没有一天离开过工地。项目经理王广学在老家的媳妇病了——严格讲不是病,是腰扭了。不能起来做饭,更不能下地干活,这对于农村妇女而言,是最大的不便了。她曾几次在电话里哭着向王广学求救,要他回家去收庄稼,不然庄稼都烂在地里了。他硬是不回,最后连电话都不接了。

    项目经理刘含甫,正逢上孩子考大学,家里想让他回去顶几天,一面照顾孩子的饮食,一边给孩子辅导一下,他也没有回去过。

    还有那位主任工程师缑广柱,在这个时候就是生出三头六臂都不够用。因为他们每一个施工流程都会出现设计和施工的新问题,必须由他出面去同甲方一起攻关、商讨、研究,并且试验,他弄明白之后,再跑回来向自己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传达,还得手把手地教会他们。他这样来回奔波,不但人瘦了十多斤,连鞋子都磨坏了好几双。当然,说鞋子磨坏几双只是一个形容词,因为紧急的时候都会派给他小车,但这丝毫不能否定他的高度紧张和穿梭般的奔波。

    正是包括周国允和他手下的强将精兵,一个个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度的献身精神,那十几根异形柱才一次浇灌成功,受到了甲方单位的表扬。

    就凭这样两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周国允在这个奥运会主体项目中的施工情况了,一是他们最后一个进驻工地,却是第一个封顶;二是他被选为奥运会火炬手,高举着火炬绕着这个鸟巢跑了半圈,这应当是一个农民工出身的企业家的最高殊荣。这一殊荣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用奥委会点亮的火炬,高举着绕行在鸟巢周围,告诉全体的中国人民和世界,请看,这就是我们施工团队兴建的工程,这个标志性的建筑为中国添加了荣耀,也是我们全体农民工交给国家的一份最好的答卷。

    几乎没有停息的时候,长亭接短亭,跑步连着劲走,周国允和他的公司几乎是一个活计接着一个活计,有时是三四个活计交叉着进行,他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劳累,在这个时间段里,是周国允和他的公司张开翅膀,展翅高飞的时候。

    建筑,是不是一种凝固的音符呢?立在祖国的大地上,无声无响,却在奏着一曲祖国日益强大的乐章,也在奏着中国式农民工的不朽颂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二四 他有一个幸运的理由——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周国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