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 他有一个幸运的理由——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周国允
不错,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在今天,这些无声的音符旁边,又给每个音符配注着一个光荣的标签,这是今天时代的烙印。
北京市人大办公楼、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中华世纪坛分别荣获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中国远洋大厦于2001年取得了“国优工程”称号。
周国允突击队1994年被命名为“青年突击队”,1996年被命名为“优秀青年突击队”;1999年被中共北京市委城建工委、市建委、市政、市总工会、团市委授予“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标杆”称号,2004年被授予“新世纪优秀青年突击队标杆”称号,河南华都集团连续六年被北京市建委评为“优秀外地进京施工企业”。
这个荣誉是集体的,也是他个人的,他随着这一座座标志性的建筑被众星捧月似地捧了出来,高立于他的建筑之上。
1998年,他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同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会并作了典型的发言。1999年被评为建设部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出省建筑施工企业经理和“十佳”项目经理。2001年被授予“北京市外地进京建筑施工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我们无法一一列出周国允得了多少荣誉,这几乎与他现在也难于一一列出他在北京市到底盖了多少房子一样。不过,在中华世纪坛迎接新世纪的庆典中,他代表外地到北京务工的几百万农民工撞响的新世纪钟声,我们是听见了的,那钟声在告诉我们,中国,中国人民,包括像周国允这样的青年人,正如那首歌所唱的那样——
一起“走进了新时代”: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2003年的春天,是个人心惶惶的时候,因为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非典”。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该年的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为919人,病死率近11%。其中: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人,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
4月,由于“非典”在北京蔓延,病人迅速增多,原先的病房满足不了隔离病人的需要。因此在4月19日晚,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就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决定扩建北京海淀区温泉胸外科医院为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以缓解北京各大医院“非典”病人急剧增加的紧张情况。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北京城建集团。那个时候,周国允还是这个集团里的一名青年突击队队长。于是,城建集团也就顺理成章地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周国允青年突击队”。
周国允接到任务之后,向集团公司的老总们表态: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如今疫情迅速蔓延,就像是国难当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干好这项工程,为北京市分忧,我保证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4月21日清晨,周国允以最快的速度从国家大剧院项目部抽调了150名突击队员,经过短暂的动员和紧急培训,立即赶赴温泉工地。
当周国允带着视死如归的精神,打开车门,准备坐上小车奔赴工地的时候,突然有一只手拉住了他。
他回身一看,原来就是他的副队长周锐峰,一位跟着他一起奋斗多年的老战友。
周锐峰说:“你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