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 “5·12”大地震留下一个永恒的名字——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邱光华
光华头发都花白了,还总把自己当做“新同志”。点名、集合,他比谁都先到,航理考试、体能考核,他总是前几名,打扫卫生,他总是第一个拿起工具。当一家直升机公司用丰厚的年薪邀请他加盟时,邱光华拒绝了:“人不能忘本,我从山里走出来不容易,是党和人民给了我一切,我要把我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从军35年,飞行33年,邱光华把生命的三分之二献给了蓝天,一次次用生命竖立起标杆。在陆航团年轻飞行员眼中,有着5800多小时飞行经历的邱光华不仅是长者,也是经验最丰富、技术超一流的飞行员,就像一根竖在眼前却无法超越的标杆。
1987年5月27日,一场暴风雪把原本就不通公路的墨脱变成了孤岛。这天,已连续飞行7次的邱光华,建议再飞一次,把乡亲们急需的小型发电机运进去。就在邱光华驾着战鹰飞到海拔4200多米多雄拉山口时,与一股强气流不期而遇,直升机旋即像大海里的扁舟,剧烈起伏颠簸。邱光华沉稳操控,却没能成功返航。几天后,当地群众在茫茫雪山中找到他们,邱光华身负重伤。后经医生诊断,邱光华三根肋骨被折断。此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邱光华不可能再飞行了。
一年半后,邱光华奇迹般地再次通过飞行员体检关。体能考核时,单杠、双杠一如从前“杠上飞”;100米、5000米跑时,他如从前一样“飞毛腿”……“你们不知,老邱为之付出的艰辛啊!”妻子李弟燕回忆,邱光华一出院就坚持走回家,三天后就开始出早操。妻子心疼他,但又知道:飞行对邱光华来说是毕生的追求,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业,他绝不会因为一次失事,一次负伤,就轻言放弃!
给一片蓝天,雄鹰就能展翅万里。铭刻在邱光华心中的,唯有飞翔,为了使命,他用生命飞翔!
2008年5月12日,一场罕见的大地震袭击了天府之国的西北端,一时间世界瞩目着邱光华家乡的那一片山洼洼、地沟沟……大地颤动刚过,抢险救灾的战斗迅速打响。邱光华所在的陆航团就在灾区附近,战友们奉命投入战斗。最初邱光华这位老飞行员并没有被列入飞行名单。他急了,不依不饶地一次次找团领导请战:“我是老飞行员了,家里的事压不垮我!家乡的地形我最熟悉,让我飞!”
“那你老邱要上,我们能咋样?飞吧!”团领导看着比自己年龄长、资格老的邱光华,只好答应。
他飞了——
“喂、喂!”也是这一天,也就在邱光华飞上天的时候,他妻子着急地一次次打着手机……没有回音。是断了线路。
当天晚上八点以后,妻子才与邱光华通上话。“没事。我们可能都要参加抢救任务……你在家注意安全,我这里忙着呢!”老邱在震后第一次与妻子通话时这样说,像平常一样,话不多,但很朴实。
第二天,战友奉命飞赴茂县,登上直升机才发现,邱光华早已坐在机舱等候了。战友们好不容易把他“请”下去,邱光华转身又跳上了时任团长余志荣的直升机。“老余,你家也在灾区,你最理解我的感受,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乡人民遭罪啊!”拗不过邱光华,余志荣只好答应让他作为一名领航员跟着飞一趟。大震的第三天,团里终于同意让邱光华投入救灾战斗。
出征的那一天,妻子不放心,便赶到部队,当她看到丈夫平安归队时才踏实了。
“看你这儿这么乱,我留在这里帮你整整干净……”手脚麻利的妻子像平常来队一样,一边帮着丈夫脱下又脏又汗臭的衣衫,一边弯着腰动起了手。
晚上,妻子又添一份高兴——与丈夫在同一陆航团的儿子邱锋也平安地出现在自己面前。妻子格外高兴,又格外担心。高兴的是自己家的两位最亲的人都在部队,并且都在一个部队,他们都是好样的。在执行抗震救灾战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