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部分 处世
(3.15)重出。

    18.30(10.22)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负责敛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

    这反映了两个事实,首先是孔子这人很仗义,朋友死了他愿意帮忙。对于一般人来说,都不愿意碰死人的事情,可是孔子愿意,为什么呢?因为孔子敬鬼神,认为死人更值得敬畏。其次呢,死人那点事对孔子来说是家常便饭,非常内行,甚至有点乐在其中。

    现在这样的事情是不是都是民政局办呢?

    18.31(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忠”、“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

    车当然比腊肉要名贵得多,车与肉之间,还是选择车。

    18.32(10.24)

    寝不尸,居不客。

    (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仰面朝天,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根据科学研究,仰卧和侧卧都属于正确的睡觉方式,通常斯文人喜欢侧卧,粗壮的人喜欢仰卧,孔子是斯文人,所以喜欢侧卧不喜欢仰卧。

    怎么舒服怎么睡。

    18.33(10.25)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礼貌。在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这样做(以示敬意)。(做客时)如果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

    还是那样,孔子注重周礼,同时也是职业习惯。不过,对于负版者这个词,通常的解释都是背负国家图籍,这个说法肯定有问题,平常人谁背负国家图籍呢?所以,一定有正确的说法,只是现在我们没有找到。至于迅雷风烈必变,则是孔子要表示对上天的敬畏。

    遇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和态度,要做到这一点,不太容易啊。

    18.34(10.26)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

    做什么事情都规规矩矩,小心翼翼,还要有风度。

    有的土财主暴发户,有了钱之后飞扬跋扈,指指点点,吆三喝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

    18.35(10.27)★★★★★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孔子和弟子们)表情庄重起来,上体稍前倾,张臂细步趋行,在祭祀地点集中起来。(孔子说):“在山梁上进献山鸡,是时候了。”子路把山鸡放到祭品摆放的地方,(大家)三次下跪磕头,然后站了起来。

    这段话历来的解说都很模糊,也是说法不一。普遍的说法是这样的: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论语简介 >说论语目录 > 第十八部分 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