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考试在即,未看完的书也不能丢下
住所,立即去拜丁君,奉贽礼受业。凡人一定要有老师,如果没有老师,那么畏惧之心就不会产生,就拜丁君为师。此外择友,则应该慎之又慎。韩昌黎说:“品质好的人没有同我交往,我坚决同他交往;品质不好的人并不讨厌我,我则坚决拒绝他。”人一生的成败,都关系到朋友的贤德与否,不可不慎。

    来信以进京为上策,以习业城南为次策。为兄不是不想采纳上策,因九弟去来太快,不好写信禀告堂上大人,不只九弟形迹前后矛盾,就是我禀明堂上也一定自相矛盾。况且目前实难筹办路费,六弟说能自行筹措,也不过是没历甘苦的话而已。倘若我今年能得到一份差事,那两位弟弟今冬与朱啸山同来更好。如六弟不以为然,那么可以再来信商议。

    这是回复六弟信的大致内容。

    九弟的信,写家事详细,可惜话说得太短。为兄写信往往太长,以后截长补短为好。尧阶如果有大事,弟弟中随去一人,帮他几天,牧云接我长信,为何没有回信?是不是嫌我的话太直了?扶乩的事,完全不可信。九弟总要立志读书,不必想这样的事。季弟一切,都须听诸位哥哥的话,这次信差走得很急,没来及抄日记本。其余的事容我以后再告知。

    学问之道无穷,总以有恒为主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缺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不显,何患家运之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

    乃诸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之业写明,乃好言家事及京中诸事;此时家中重庆,外事又有我照料,诸弟一概不管可也。以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我欢喜无量!诸弟或能为科名中人,或能为学问中人,其父母之令子一也,我之欢喜一也。慎弗以科名稍迟,而遂谓无可自力也。如霞仙今日之身分,则比等闲之秀才高矣。若学问愈进,身分愈高,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全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好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吾今在京,日日事务纷冗,而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可及此间之纷冗乎?

    树堂、筠仙自十月起,每十日作文一首,每日看书十五页,亦极有恒。诸弟试将《朱子纲目》过笔圈点,定以有恒,不过数月,即圈完矣。若看注疏,每经不过数月即完,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课,又勿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也。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刻刻留心。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公元1844年12月29日)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的信,想已接到。我承蒙祖宗留下的遗泽,祖父的教训,幸运地得了科名。反顾内心没有可忧虑之处,再看自身的际遇也没有不如意之处,算是一无所缺了。所希望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曾国藩读书与做人简介 >曾国藩读书与做人目录 > 二、考试在即,未看完的书也不能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