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书不求强记,却须弄个明白
夸赞,我很高兴。鸿儿现在读《通鉴》,你也可以时常指点他。你看书天分很高,写字天分也高,作诗写文章天分稍差些,如果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有好的教导方法,今天也许不止是现在这样。你今年已二十三岁,全靠自己发愤努力,父母兄长师父都帮不上忙。作诗文是你的短处,最好从短处努力下工夫。看书写字是你所擅长的,就最好再发扬光大。走路应该稳重,说话应当慎重,时常记在心上没有?
涤生手示
字谕纪泽儿: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弟足下:
(咸丰五年二月廿九日与诸弟书 公元1855年4月15日)
字谕纪泽儿:
收到你二十九、三十日两封来信,得知你《书经》注疏已看完了《商书》。《书经》注疏比较浅显,不如博大精深。我朝大儒,如阎百诗、姚姬传等人都辨别古文《尚书》是伪书。孔安国的传,也是伪作。自秦焚书以后,汉代伏生所作的传,欧阳和大小夏侯所研习的只有二十八篇,就是所谓的今文《尚书》。以后孔安国家有古文《尚书》多十几篇,但因为遭受巫盅的祸事,没有立于学官,所以不传于后世。以后张霸又有《尚书》一百零二篇,也不传于后世。后汉贾逵、马、郑作的古文《尚书》注释,也不传于后世。
字谕纪泽儿:
你读书记忆力平常,这不用担心。所担心的第一是无恒,第二是怕随意用笔点过一篇,并没有看明白,这可是个大毛病。如果确实看明白以后,时间长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味,心中就会出现心悦神怡的感觉,那样就会大略记得了。不必要求记住,但要求弄个明白。
邓先生讲课,还是请他讲《周易折中》。我圈阅过的《通鉴》暂时可不必讲解,恐怕会把它弄脏弄坏。你每天起得早不早?并问,此谕。
宜从短处痛下工夫
澄侯四弟左右:
尔求抄古文目录,下次即行寄归。尔写字笔力太弱,以后即常摹柳贴亦好。家中有柳书《元秘塔》、《琅邪碑》、《西平碑》各种,尔可取《琅邪碑》日临百字、摹百字。临以求其神气,摹以仿其间架。每次家信内,各附数纸送阅。
澄侯四弟左右:
(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 公元1861年2月2 5日)
澄,温、沅、季四位老弟足下:
(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 公元1859年7月13日)
《左传》注疏阅毕,即阅看《通鉴》。将京中带回之《通鉴》,仿我手校本,将目录写于面上。其去秋在营带去之手校本,便中仍当寄送祁门。余常思翻阅也。
《左传》注疏看完,就阅读《通鉴》。将京城带回来的《通鉴》,仿照我的手校本,将目录写在上面。去年秋天在军营中带去的手校本,方便的时候应当寄到祁门。我常常想翻阅。
在这里,曾国藩同样将读书的范围扩大到写作,指出儿子长和短处:你看书天分很高,写字天分也高,作诗写文章天分稍差些,如果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有好的教导方法,今天也许不止是现在这样;作诗文是你的短处,最好从短处努力下工夫;看书写字是你所擅长的,就最好再发扬光大。关于写字方面,他告诉儿子:你写字笔力太弱,今后就常常临摹柳帖才好。家里有柳书《元秘塔》、《琅邪碑》、《西平碑》各种,你可以用《琅邪碑》每天临帖一百字、仿摹一百字。临帖是为了学其神气,模仿是为了仿其间架结构。关于作文方面,他看出儿子诗笔远胜文笔,故此鼓励儿子经常写诗;又看出儿子才思古雅而不雄俊,故此指出儿子适合作五言诗,而不适宜作七言诗。针对儿子所需,让他选取和自己性情相近的曹、阮、陶、谢、鲍、谢六人的诗专心去读。不过却还没有忘记让儿子开拓心胸,扩充气魄,故此教他读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