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书不求强记,却须弄个明白
的李杜韩白、宋金的苏黄陆元这八家的诗文,尽管儿子的性情不与这八家相近,但作为弥补,也不可不将这八个人的文集悉心研究一番。正因为看出儿子气质不够雄峻,也就是偏弱偏轻,进而便叮嘱儿子走路应该稳重,说话应当慎重,让儿子时常记在心上。一颗为父的拳拳之心、殷殷之爱,已经由读书拓展到做人。
字谕纪泽儿:
你的一首诗看过了,再给你寄回去。你的诗笔远胜于文笔,我以为应常写些诗。我很久没写诗了,但喜欢读诗。每天夜里拿来古人的名篇高声朗读,用以自娱自乐。今年也应该在空闲时作两三首诗,和你们相互和答,仿照苏氏父子的先例。你的才思古雅而不雄俊,大概适合作五言诗,而不适宜作七言诗。我选的十八家诗,共十厚册,放在家中,下次可以交由来人给我带到营中来。你要读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只取我选的曹、阮、陶、谢、鲍、谢六人的诗专心去读,一定和你的性情相近。至于开拓心胸,扩充气魄,穷尽形态,则非唐代的李杜韩白、宋金的苏黄陆元这八家,不足以写尽天下古今的奇观。你的性情,虽不与这八家相近,但不可不将这八个人的文集悉心研究一番。这八个人的诗文,实在是《六经》以外的巨作,文字中的珍品。你对于“小学”有一些收获,我很感欣慰。要读周汉古书,不弄明白“小学”就无法入门。我在道光末年,开始喜好高邮王氏父子的学说,从军之后未能完成这项事业,希望你继承我的事业。
邓先生讲书,仍请讲《周易折中》。余圈过之《通鉴》,暂不必讲,恐污坏耳。尔每日起得早否?并问。此谕。
你要求抄古文目录,下次就寄回去。你写字笔力太弱,今后就常常临摹柳帖才好。家里有柳书《元秘塔》、《琅邪碑》、《西平碑》各种,你可以用《琅邪碑》每天临帖一百字、仿摹一百字。临帖是为了学其神气,模仿是为了仿其间架结构。每次寄到信里面,分别附上几张纸让我看一看。
季洪弟不必教书,应在家中读书。文理还不很通,不能误人子弟。去年季弟带兵到益阳等处,所出的告示让人传为笑话。动笔写作,不能不慎重。沅弟所要方望溪、姚姬传的文集,霞仙已代为买到,可用心细看。如能阅读一遍,都加圈点,自然不怕不长进。
澄、温、沅、洪四弟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