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盈满之时,不待天平,当预先自平
,怎么能完全依靠人力呢?上天对于大功名,很吝啬很珍惜,一定在你经历了千磨百折、艰难困顿之后才赐予你。畏惧天命,则对于金陵可不可以攻克之数,不敢丝毫代替上天。而且经常感到我们兄弟并非栋梁之材,无圣人之德,不具备立大功的机会。克复金陵的事果真有望,这都是本朝的福分,决不是我辈做臣民的所能做到的。不仅是我并没有身临前线而所以不敢有一点张扬的念头,即使像弟备尝艰苦,也一定要深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与劳绩是臣的本分、福运在于国家的道理。
我对弟弟军营中保举银钱军械等事情,经常稍加制止,也是本着“花未全开月未圆”的道理。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管是扑救火灾还是拯救水患,便不再有一点吝啬。弟有不满意的地方,都是在这些问题上。所以我把心扉敞开,以让弟消除疑虑而豁然开朗祛除郁闷,这关一打破,那么我们兄弟在所有事情上就都合意了。其他的我就不一一说了,顺问近好。
我因名位太高太重,经常害怕祖宗积累遗留给我辈的福泽,由我一个人享受殆尽,所以将劳、谦、廉三字,时刻自行戒惧,也愿两位贤弟用以自惕,借以自己刮平。
湖州在初三日失守,可怜,又可引以为戒!
重掌军权的曾国藩,早已今非昔比,甚至有了两世为人的意味。这是被君王闲置一段的结果,巨大的尴尬与痛切的失落,仿佛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将曾国藩这块生硬的铁终于熔炼成柔韧的钢。曾国藩变刚直为圆融,由高昂转低调。
自平之法,不外廉谦劳三字
只有胸襟宽广才是真正的受用
你辞去巡抚一职的心意如此坚决迫切,我二十二日代你写的奏折想来一定合你的心意。来信所说“乱世功名之际尤为难处”这十个字,说到我的心里去了。今有一封附折,请求将饮差和总督两个官衔分出一个,另选官员来担任。现把奏折抄于你看。你我二人要永远保持兢兢业业的精神,若将来有机会,则抽身引退,许能够善始善终,以免犯大的错误?至于成就大事,全靠“明强”两个字。《中庸》中学、问、思、辨、行五点,最主要的就是将不明白的搞明白,不坚强的变坚强。弟弟脾气很倔强,但不要因为当官了而改变。任何一件事情,没有志气也做不成,不坚定也做不成,即使是修身养性,也要明强二字为根本。
兄国藩手草
收到你初五戌时来信,知道一切。后接到十九日发出的折片批谕,斥责无庸单衔上奏,不要再询问其他,恰与七年四月胡润帅所奉的批复圣旨相同。但他是由官帅为主写稿共同上奏,责令胡林翼不用单独领衔奏明军事,没有禁止他陈述上奏地方事件,与这次稍有不同。你生性偏激,遇到这些事难免闷闷不乐,但是君主之命令只能加倍畏惧慎重。我自从经过咸丰八年的一番磨炼就开始知道畏惧天命、惧怕人言、听从君主的训诫,开始知道自己的本事平常得很。
惟有时与弟意趣不合。弟之志事,颇近春夏发舒之气,余之志事,颇近秋冬收吝之气。弟意以发舒而生机乃旺,余意以收吝而生机乃厚,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屡次以此七字教诫春霆,不知与弟道及否?
这期间最能体现他的思想的莫过于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写给九弟曾国荃和季弟曾国葆的信了。信中所谈极其深刻而令人戒惧。先从弟弟脸色难看而不自知说起,不惜以自己的毛病为例对弟弟进行规劝。然后居安思危,提出让人悚然心惊的话题:即曾家目前正值鼎盛,却恰是面临险境:按日中则昃,月盈而亏的规律,曾家难保不趋向衰落。他引用管子所说“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的话加以警醒,引西汉霍氏家族与三国东吴诸葛恪家族覆灭的教训进行论证。从而提出一个不待天实施刮平而自己预先刮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