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宣昭帝苻坚
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十月,苻坚命令幽州刺史苻洛率领10万大兵攻打代国,代国国君什翼犍因病无力亲征,代军刚一交战就被打得一败涂地。先后逃到弱水、阴山,后来被他的儿子杀死,代国被灭。这样,苻坚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地区。

    四、淝水惨败新平被杀

    苻坚统一北方后错误地认为统一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十月,苻坚把在京的文武大臣召集到太极殿,对他们说:“我继承帝位已近30年了,现在四方基本平定,只有东南一隅还没有统一。我粗略算了一下,全国总计有97万军队,我想亲自率领他们去讨伐晋,你们以为如何?”

    秘书监朱肜站起来说:“陛下亲自出征,执行天意,必定用不着打仗,东晋皇帝不是乖乖投降,便是逃到江海里去死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苻坚听了这话,笑着说:“你说的正合我的心意。”

    左仆射权翼却不同意伐晋,他激动地说:“晋虽然衰弱,但还没有重大的罪恶,君臣和睦,内外同心。谢安、桓冲都是江南的英雄豪杰。以我之见,还不可对晋用兵。”这时主要谋臣王猛已去世,大臣意见又极不一致。苻坚看再讨论下去也无益,就宣布散朝了。

    大臣们退下后,苻坚把弟弟苻融留下单独商议。苻坚说:“自古以来决定大事只有一两个人就行了。大臣们吵吵嚷嚷只会扰乱人心,我想和你定下决策。”苻融虽然在殿上讨论时一直没有说话,其实也不赞成伐晋,这时便说:“如今伐晋有三大困难:第一,从星象来看,天意不顺;第二,东晋没有挑衅,我国出师无名;第三,我军连年征战,厌倦打仗,有害怕敌人之心。大臣们劝你不要出兵,都是出于一片忠心,希望陛下能采纳他们的意见……”

    苻坚还没等苻融的话说完,脸色已变得很难看,气呼呼地说:“没想到你也这样,真使我失望!我有强兵百万,财富如山。我虽算不上是天才,也不是无能之辈,讨伐一个行将灭亡的国家,岂有不胜之理!怎么可以留着这个祸患,让子孙后代不得太平呢!”

    苻融也动了感情,哭着对苻坚说:“东晋不能灭,是明摆着的事情。如今兴师动众,一定无功而返,而臣所忧虑的还不止于此。陛下仔细想一想,鲜卑、羌、羯现在已布满京都,能保证我国倾国之兵南下之后他们会循规蹈矩吗?他们一旦发难,太子独自带着几万残兵弱将能对付得了吗?当然我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是,王猛临终之时,也曾劝陛下说:‘东晋地处江南,君臣团结一致,不可轻易出兵。我死之后,希望陛下千万不要打东晋的主意,鲜卑、西羌,是我们的仇敌,最终会发动叛乱,希望陛下逐渐消灭他们。’王猛是一代人杰,有超人的远见卓识,难道陛下连他的临终之言也忘了吗!”苻坚没有听取苻融的谏言。

    苻坚所宠爱的张夫人这些日子心情也很矛盾。从内心讲,她是极力反对符坚南征的,但作为女人她不便出面劝说。可她是苻坚的爱妃,又不愿看到身败名裂、客死他乡的事情发生在苻坚身上,尤其看到苻坚固执己见,谁说了也不听,便再也沉不住气了,她满怀柔情地对苻坚说:“妾听说天地滋生万物,圣王治理天下,无不顺从自然,所以能够成功。黄帝服牛乘马是顺应了牛马的本性,大禹治水是顺应了地势,后稷播种百谷是顺应了时令,汤、武消灭桀、纣是顺应了民心。由此看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顺应自然。现在大臣们都说晋不可伐,陛下却一意孤行。不知陛下顺应了哪一点。民谚说:‘鸡夜鸣不利出师,犬群吠宫室将空,兵动马惊,军败不归’。今年自秋冬以来,鸡常在夜里鸣,狗不住地哀嚎,厩中的战马老是受惊,兵库中的武器经常自动发出声音,这都不是出师的好征兆。”苻坚勉强听完了张夫人的话,笑着对她说:“打仗行军之事,不是你们妇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皇帝全传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目录 > 第八十七章 宣昭帝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