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宣昭帝苻坚
所应当议论的!”
苻坚的小儿子中山公苻诜一向最受苻坚喜爱,以为父亲也许会听自己的劝谏,便对苻坚说:“国家兴亡全凭贤人是否支持。阳平公苻融是国家最高明的谋士,而陛下违背他的意见;晋有谢安、桓冲,而陛下非要伐它。我真想不通。”苻坚只当耳边风,说:“天下大事,小孩子懂什么!”
在一片反对声中,前燕国君慕容皝之子、前秦大将慕容垂却与众不同,赞成伐晋。他对苻坚说:“弱并于强,小并于大,乃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并不难以理解。以陛下的英明威望,又有雄师百万,良将满朝,小小江南竟敢违抗,怎么可以继续留着它,上说:‘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就是说‘参谋越多,越拿不定主意。’陛下自己决定就够了,何必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晋武帝平吴,依靠的不过是张华、杜预二三个大臣而已。要是依从了朝廷众人的意见,怎么能建立不世之功业!”苻坚非常高兴地说:“和我一起平定天下的,只有你一人啊!”特此赏给他帛500匹。实际上,慕容垂早就图谋复辟前燕,正盼着苻坚的失败呢。
转眼之间到了第二年的阳春三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苻坚请大臣们春游。想借春游之机和大臣们交流一下思想,劝说他们支持自己伐晋。大臣们仍纷纷劝谏,苻坚直截了当地说:“轩辕是头号圣人,其仁如天,其智如神,还随时都想征伐不听号令的人。现在天下基本平定,只有东南一隅还在兴风作浪。我每想到桓温北侵,就深感晋不可不灭。现在我有强兵百万,灭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人人都说不行,我真不知道是为什么。晋武帝如果听从大臣的意见,不去伐吴,天下怎能统一!我意已决,不再和你们讨论了。”
这年七月,苻坚下令大举伐晋。命百姓每10人出1人当兵,把20岁以下有力气有胆量的良家子弟都封为羽林郎。甚至已经为东晋皇帝宰相等封好官爵,建好府第,表示对伐晋志在必得。慕容垂和羌族人姚苌都料到此行必败,暗中都在等待着复国的机会。
一个月之后,苻坚带着步兵60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离开长安。由于兵马太多,战线拉得很长。苻坚到达项城时,作为盟军的凉州的兵马才到咸阳,蜀汉的官兵才刚刚顺流而下,幽、冀州的官兵才到彭城。十月,苻融攻取寿阳,向硖石进攻。当苻融从俘虏口中了解到防守在硖石的胡彬所部军粮匮乏,已经发生恐慌时,急忙派人到项城对苻坚说:“晋军人数很少,容易生俘,望你火速赶来。”苻坚一听,心中顿时产生了迅速歼敌的意念,于是把大军留在项城,只带着8000名骑兵昼夜兼程地赶到了寿阳。
到了寿阳后,苻坚顾不上喘口气,就派尚书朱序去劝东晋都督谢石尽快投降。朱序原是东晋大将,被俘虏后虽然很受苻坚的器重,但内心却仍念念不忘旧朝。朱序见了谢石后说:“如果秦的百万大军全部赶到,确实很难对付,现在可乘他们还没有聚集之机迅速出击,如果打败秦的先锋部队,那么秦军威就会一落千丈,我们就可轻而易举地把他们全部歼灭。”谢石开始还对前秦大军有些胆怯,听了朱序的一番话后精神大振,于是命令水陆两军相继出发。
再说苻坚到了寿阳,和苻融研究了一下作战方案后,俩人便登上寿阳城楼,远望东晋的军事设施。苻坚这一望,情不自禁地浑身颤抖,只见东晋军队排列整齐,精神焕发,斗志昂扬,苻坚眼前不知不觉模糊起来,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成了晋兵,回头对苻融说:“没想到晋会有这么多的劲兵。”但他仍然命令官兵把军队拉到淝水岸边,做好交战准备。东晋宰相谢安之侄、前锋都督谢玄在淝水对岸见秦军壁垒森严,便派人对苻融说:“既然我们都想交战,那么请你的部队暂时后退,让我的士兵过了淝水,我们再决一死战。”
前秦的各位将领不愿意让晋兵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