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帝萧鸾
萧赜第九子,吓得浑身发抖,逃入床下,柯令孙伸手将他拉出。萧子真跪地哭泣,请求废为奴隶以求生,柯令孙不听那一套,将他杀死。
萧鸾又派中书舍人茹法亮杀南兰陵太守、巴陵王萧子伦。萧子伦是萧赜第十三子,虽只有16岁,但英勇果断,为人不凡,城内又有守兵。萧鸾怕他不肯俯首就死,问计于典签华伯茂。华伯茂与茹法亮赶往南兰陵,至郡后,茹法亮向萧子伦宣示赐死诏书,华伯茂亲自手执鸩酒逼其饮下。
萧鸾杀害诸王,皆令典签动手,诸王除萧锋外竟无一人敢反抗。典签为萧鸾出了大力,萧鸾也由此深知典签之弊,为了自己的后代免受其害,特下诏:“自今诸州有急事,当密以奏闻,不必再遣典签入都。”从此以后,典签的权势渐渐减轻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萧鸾以皇太后名义下令,废掉了傀儡皇帝萧昭文,自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建武。
为使自己称帝更加名正言顺,萧鸾宣布自己为高帝萧道成第三子,又追尊去世的父亲萧道生为景皇帝,母亲为懿后。他的哥哥萧凤死于宋朝,此时也被追封为始安靖王,又改“凤庄门”为“望贤门”,将太极东堂上所画凤鸟题为“神鸟”。改鸾鸟为“神雀”。
三、重用谏臣诛灭不轨
萧鸾即位后,政事不分大小巨细,皆要亲自过问、处理,纲目亦过分细密。于是,郡县及六署、九府的常行职事也莫不请示汇报,取决于诏敕,文武官员的任用选换也不归吏部管理,由他一人说了算。萧鸾事必躬亲,一是因为他年轻时就颇具吏才,二是他以吏事权诈得国,惟恐臣下也步其后尘。一日,他接到南康王侍郎钟嵘的上书,称古者明君是揆才颁政、量能授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成务,天子惟恭己南面而已。萧鸾阅后心中不快,对太中大夫顾暠说:“钟嵘是什么人,竟欲断朕机务?卿认识他吗?”顾答:“钟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纳之处。况且繁碎的职事,各有所司;今人主总而亲揽,是人主愈劳而臣下愈逸,正所谓‘代庖人宰而为大臣匠斫’。”萧鸾一听话不投机,便顾左右而言他了。
以节俭不慕奢华而闻名的萧鸾,称帝后更大张旗鼓标尚节俭。他下诏罢武帝萧赜所起的新林苑,将地还给百姓;废文惠太子萧长懋所起太子东田,斥卖于民间;武帝萧赜时的舆辇舟乘上的金银饰物,全部剔除给主衣库收藏,而掖廷的宫殿服御却一无所改。太官元日为他上寿,席上有银酒杯,萧鸾很不高兴,要人马上将其击碎。不过他在宫中设宴,却是银器满席,异常华丽。
像萧颖胄这样直言的大臣,萧鸾晓其忠心,故不但不怪罪,反而加以重用。治书侍御史薛聪为人耿直,弹劾百官,不避强权,萧鸾想宽恕一些犯有过失的大臣,薛聪总是毫不相让,据理力争。萧鸾很欣赏他,常说:“朕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其他人呢?”贵戚勋贵也畏惧薛聪,不敢放肆。萧鸾对他特别看重,任其为直阁将军等职,亲卫禁兵全交给他管领。群臣罢朝之后,薛聪总是陪侍帷幄。凡时政得失,动辄匡谏,多被听允。
对其他一些大臣,萧鸾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萧谌助萧鸾废萧昭业,立了头功。当初,萧鸾许诺事成之后,任他为扬州刺史,然而却任为领军将军、南徐州刺史。萧谌非常不满。由于他的功大,兄弟都跟着沾光。萧谌封衡阳郡公,哥哥萧诞封安复候,任为司州刺史;弟弟萧诔封西昌候,满门显赫,令人羡慕。萧谌自恃功高,常常干预朝政。
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六月的一天,萧鸾与萧谌及尚书令王晏等几人设宴欢聚,尽兴而散。众人告辞时,萧鸾又留萧谌说话。过了一会儿萧谌告辞,来到华林阁,突然数名执仗卫士走近,不由分说抓住萧谌,把他押回。萧鸾不愿亲自出面,派左右莫智明数说萧谌道:“隆昌之际,非卿无有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