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 血染的思想
那,说商鞅欲反。什么叫欲反?想谋反。有证据吗?想谋反是没有证据的。什么叫“想”谋反?秦惠王也是恨商鞅的啊,这个状一告一准,马上下命令全国搜捕。把商鞅抓过来了杀了。这是商鞅。韩非怎么死的呢?刚才讲过了,有人去打小报告说韩非的坏话。而且秦王嬴政听信了这个谗言后马上就下令把韩非关起来。韩非想写一封信给秦王说明自己的心意,信送不到秦王那里毒药被人送进来了。韩非只好饮恨服毒自杀。后来秦王嬴政反悔了,派人来救来不及了。那么我们要问,给秦王嬴政说这些坏话往监狱里送毒药的人是谁?两个人,一个叫李斯。李斯是什么人呢?韩非的同学。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他们两个在荀子那上学时李斯就觉得自己不如韩非。现在一看韩非也来到秦国,秦王这么重视他,李斯怎么想,大家猜都猜得出来。这就是同学,同学也未必靠得住啊。那根据刚才的故事可能就会有人得出一个结论来了,说这个商鞅和韩非都是死于小人之手。而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商鞅和韩非固然死于敌人之手,更重要的是死于自己之手。是死于自己的学说和主张。

    【画外音】变法与改革因为要打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格局,触动部分人的利益是必然的。商鞅变法之所以能顺利进行是因为有秦孝公支持。而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靠山,遭政敌迫害身亡。而韩非因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被同学李斯嫉妒,从而被陷害致死。商鞅与韩非一个死于政敌迫害一个亡与同学诬陷。但易中天教授却认为商鞅与韩非的死更深层的原因是死于自己的学说和主张。那这是为什么?

    【正文】前面我们讲,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即位,公子虔马上一状告到秦惠王那说商鞅欲反,想谋反。秦惠王马上下令全国搜捕商鞅。商鞅知道自己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了。撞到敌人手上去了呀,哪里说得清,只好逃亡啊。商鞅逃离秦国时来到国境线上,到晚上他要住店。

    【Flash】商鞅:老板,开间房。老板:哦,来生意了。先生,请您出示身份证。商鞅:身份证?(岂不是要暴露了,不行)。没有。老板,我今天没带啊。老板:对不起先生。商君有令没有身份证者一律不许入住。商鞅:老板,通融一下吧,天都这么黑了。老板:不行啊,要是被查出来我可就惨了。我要被‘连坐’的哦。

    【正文】什么意思?就是如果这个客人碰巧是逃犯,他又没身份证,我又让他住店了,将来这个客人这个逃犯被逮住了,判什么罪受什么刑我这个旅店老板也跟着判什么罪受什么刑。我们知道商鞅最后是车裂,也就是说这时如果这个旅店老板收留了商鞅又被查出来了,这个旅店老板他也要车裂。所以旅店老板不收他,弄得商鞅没地方躲。商鞅叹了口气说:“为法之弊,一至此哉。”说我没想到我自己立得这个法有这么严重的弊病啊。从此商鞅的这个故事就成了作法自毙的典型。作法自毙这个成语就从这来的。可不是自己的法给害死的吗。那我们怎么看商鞅的法呢?商鞅的法是对还是错是好是坏呢?两说。首先要肯定三点。第一,商鞅之法公正严明。太子的罪都敢治。虽然没治了还是治了太子的师傅。中国有句老话叫打狗还要看主人。治太子师傅的罪就是治太子的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商鞅这个地方不是空话是落实了的。这是第一点。第二,商鞅不畏权贵。商鞅治太子师傅的罪,在节骨眼上。当时是什么样情况?商鞅刚刚把新法颁布出去,这个太子还有他的那些师傅们,可能就是一些反对派就触犯这个新法。触犯新法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现在搞不清,史书上没说清楚,但我总怀疑有点故意。你想变法我就偏不吃你这一套,我偏试试,以身试法。这时侯商鞅如果让步,新法毫无威望,改革就搞不成。在这样一个危机关头商鞅不畏权贵顶住了压力,应该说是了不起应该肯定的。第三点,商鞅用自己证明了天无情法无私。所谓执法如山所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目录 > 一 血染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