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塞外江南
亩,有皮革制作(利用碎皮制手提袋,十分美观)、制蝇拍、针织等等车间。三十亩土地,主要种植大豆、土豆、蓖麻、向日葵、冬瓜等等。劳动时间:三、四年级学生每周二小时,五、六年级学生每周四小时;一、二年级学生不参加上述各项劳动,但每周有一小时的街头清洁劳动。高年级学生每周还有一次到农村活动——参观和劳动。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劳动。这个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学会了园艺、畜产、木工、制糖果等几种生产技能。去冬今春,学生共拣粪八百二十五万公斤,栽树八百二十一棵,种油料作物一千五百片,拣废铁三千四百六十公斤,玻璃三千九百四十四公斤,打草袋一千八百八十三只,打绳六万三千一百七十二公斤。劳动改造了人。一个经常偷东西的五年级学生现在完全变了,劳动很积极,当了制蝇拍车间的主任,加入了少先队。
又如第二高中和第三高中,前者学生一千三百人,有实习土地八垧,农场八十多垧,还有铁工厂(制造简单农具);后者学生气百多,实习土地(校园)五垧半,农场一百垧荒地,已开垦四十垧,实习工厂正在建立。过去,学生每周劳动两小时,现在规定一周二十四节课四天完成,其余二天时间完全劳动。这两个学校的学生劳动收入,都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全校经费的二分之一。
延边大学是首先创议把学生参加劳动作为正式课程的。该校的农学院基本上就是半工半读,农学院有农场二十多垧,果木园二百多垧。到田间教书,教员非有实际知识不可。教员种试验田,勤杂工完全取消,牛羊猪都是学生、教员喂养。农学院已经达到自给自足。
延大的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医学院不在一处)分八个系,学生气百多人。走近这个学院,立刻就看到学生们劳动的果实了;围绕校舍的校园很大,到处都种了菜蔬和果树。这是实习工场以外的劳动教育。
学生家庭成分:中心小学80%的学生是干部子弟,20%是农民子弟;第二高中98%以上的学生是工农子弟。第三高中85%以上是工农子弟;延大学生95%是工农子弟。中心小学是在延吉市内的,所以学生多为干部子弟。从这里也反映出延边的小学教育早已普及到农村了。
延边艺术学校是一九五七年新建的,现在(指今年三月)只有三十六名男女学生,分音乐、舞蹈、美术三个系(美术系只成立了几个月),我看了学生们的音乐舞蹈表演,印象很深。在民族的优秀歌舞传统中生长起来的这些青年学生看来是有才能的,而且肯下功夫学习。舞蹈的主要课程是民族舞,也教国内兄弟民族的民间舞蹈和芭蕾舞基本训练。朝鲜舞已经跳得相当熟练。芭蕾舞基本训练呢,如果想到他们学的时间不过半年,也就觉得他们目前的水平是难能可贵的。吃亏的是体力差些。十几岁的五、六个女孩子表演了十多分钟,都有点气喘了。
这个青年的艺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群众文艺活动的骨干分子,舞蹈系的学生都要学编导。这个艺术学校下半年将招新生五十多名。
教学之外,艺术学校还办了两种训练班。一是文化馆、俱乐部的文艺骨干参加的quot;群众业余文艺训练班quot;,又一是quot;儿童业余文艺训练班quot;,参加者是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后者已经教出了可以上台表演的七、八岁的小艺术家(钢琴和小提琴)。有一次盛大的晚会,业余表演者的节目就有儿童的,也有老大爷和老大娘的。
延边歌舞团有歌剧和民间歌舞两个队,共九十多人,水平都很高。民间歌舞的有些节目,我在别处尚未见过,例如《丈夫离去的那天》。这是一个古典舞,男女两组,婀娜和刚健对称,充满了乐观气氛。故事大意是:丈夫们要出征了,妻子们在溪边取水送行,丈夫们表示了英勇杀敌的信心,妻子们在惜别而乐观的情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