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延边——塞外江南
遥望丈夫们大踏步走了去的远影。我很喜欢这个舞。从内容到形式,这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歌剧团演出了大型歌剧《孔菊和潘姞》,看过这个戏的,特别是看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立歌剧院演出这个戏的人,一定会耽心延边的这个几十人的歌剧队(除了乐队,民间歌舞队和歌剧队合计也不过六、七十人,而民间歌舞队中有些演员还不能参加歌剧演出,因此实际人数是很少的),而且演出的舞台在宽、高、深三方面又都不合标准,如何能演好这个大型歌剧。可是他们演得很好。没有什么秘诀,除了演员们的艺术造诣,还靠有克服困难的干劲和集体主义的精神。他们没有专职的舞台工作人员,搭布景、摆道具,都是演员们大家动手;不少演员在演出时身兼数角,刚扮演过这个角色的,下场换了服装又上来演另一个角色了。没有后台,演员们挤在台下的一小块地方化装。我看了在那样窄而浅的舞台上,搭出那样富丽堂皇的布景,就不能不赞美舞台美术设计者的本领。总而言之,这个剧团,真正做到了多快好省!

    我访问过这个歌舞团的团部。园子很大,房子不多,满园子种了蔬菜,这是团员们劳动的成果。他们还把园子里多年没有得到培修的大批果木树培修起来。不久的将来,这些果木树就会报答他们的辛勤的劳动。他们是艺术家,同时又是农业劳动者,我猜想他们将来还会办小工厂呢!

    因为地理位置偏了一点,不但外国来的歌舞、剧团很少到延边演出,就是国内的歌舞、剧团的巡回演出,也不到那里。延边歌舞团的团员们迫切希望看到别人的表演,以资观摩,以广见闻。我认为这种愿望是合理的。有关方面,应当考虑他们的这种愿望,设法给予部分的满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延边——塞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