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鲁迅论


    所以我对于这篇quot;并且即称为随笔都很拙劣的《一件小

    事》quot;,——如一位批评者所说,却感到深厚的趣味和

    强烈的感动。对于《端午节》,我的看法亦自不同。这

    位批评者说:

    我读了这篇《端午节》,才觉得我们的作者已再向我

    们归来,他是复活了,而且充满了更新的生命。而最使

    我觉得可以注意的,便是《端午节》的表现的方法恰与

    我的几个朋友的作风相同。我们的高明的作者当然不必

    是受了我们的影响;然而有一件事是无可多疑的,那便

    是我们的作者原来与我的几个朋友是一样的境遇之下,

    受着大约相同的影响,根本上本有相同之可能的。无论

    如何,我们的作者由他那想表现自我的努力,与我们接

    近了。他是复活了,而且充满了更新的生命。在这一点,

    《端午节》这篇小说对于我们的作者实在有重大的意义,

    欣赏这篇作品的人,也不可忘记了这一点。

    (《关于鲁迅及其著作》页八○,

    成仿吾:《〈呐喊〉的评论》)

    这一段话,虽然反复咏叹,似乎并未说明所谓quot;自我表现quot;是指《端午节》所蕴含的何方面(在我看来,端午节还是一篇剥露人的弱点的作品,正和《故乡》相仿佛,所以其中蕴含的意思,方面很多),但是寻绎之后,我以为——当然只是我以为——或者是暗指quot;愤世嫉俗,怀才不遇quot;等情调是作成了《端午节》的quot;自我表现quot;的quot;努力quot;。如果我这寻绎的结论不错,我却不能不说我从原文所得的印象,竟与这个大不相同了。我以为《端午节》的表面虽颇似作者借此发泄牢骚,但是内在的主要意义却还是剥露人性的弱点,而以quot;差不多说quot;为表现的手段。在这里,作者很巧妙地刻画出quot;易地则皆然quot;的人类的自利心来;并且很坦白地告诉我们,他自己也不是怎样例外的圣人。《端午节》内写方玄绰向金永生借钱而被拒后,有着这样的一段话:

    方玄绰低下头去了,觉得这也无怪其然的。况且自

    己和金永生本来很疏远。他接着就记起去年年关的事来,

    那时有一个同乡来借十块钱,他平时明明已经收到了衙

    门的领款凭单的了,因为恐怕这人将来未必会还钱,便

    装了一副为难的神色,说道衙门里既然领不到俸钱,学

    校里又不发薪水,实在quot;爱莫能助quot;,将他空手送走了。

    他虽然自己并不看见装了怎样的脸,但此时却觉得很局

    促,嘴唇微微一动,又摇一摇头。并且《端午节》的末

    了,还有一段话:

    这时候,他忽而又记起被金永生支使出来以后的事

    了。那时他惘惘然的走过《稻香村》,看见店门口竖着许

    多斗大的字的广告道:“头彩几万元quot;,仿佛记得心里也

    一动,或者也许放慢了脚步的罢,但似乎因为舍不得皮

    夹里仅存的六角钱,所以竟也毅然决然的走远了。这又

    是深刻的坦白的自己批评了。

    我觉得这两段话比慷慨激昂痛哭流涕的义声,更使我感动;使我也quot;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教我惭愧,催我自新quot;。人类原是十分不完全的东西,全璧的圣人是没有的。但是赤裸裸地把自己剥露了给世人看,在现在这世间,可惜竟不多了。鲁迅板着脸,专剥露别人的虚伪的外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鲁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