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他要复仇
七十三万二千七百余元,而未验者还不在此数之内。英国国内的纺织业巨头和鸦片走私集团对义律的不满与日俱增,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更多的商人自动来广州要求具结,只要有半数商船跟中国建立贸易关系,义律就不可能牵着洋商的鼻子走,义律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也许就没有查顿等商人在英国国内的遥相呼应,就不会有商团的支持。而这时是1839年11月,离英国内阁决定出兵中国还有3个月的时间。事情或许可以向另外方向转化……

    然而,左右摇摆的道光却因为浮夸战报的鼓舞,下了与英彻底决裂的决心一一林则徐上奏穿鼻、官涌之战后,道光在下达的谕旨上说:英吉利国夷人自议禁烟以后,反复无常,前次胆敢先放火炮,旋经剀谕,伪作恭顺,仍勾结兵船,潜图报复,彼时虽加惩则,未即绝其贸易,已不足以示威……即使此次具出甘结,亦难保无反复情事,若屡次抗拒,仍准通商,殊属不成事体,至区区税银,何足计论!

    在道光的眼里,异国番邦来华,不过像花朵围绕太阳一样。我华夏神州就是太阳,诸夷各国就是花朵,花朵从来谨记太阳的恩泽,而太阳谁能记住区区一朵小花?你们英国不过是来攀扶我们的一个小不点国家,你们送的些许银钱,对我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何足挂齿?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谨言慎行,与义律等人每次交手,总要三思而行,为的是日后两国有个长远的未来,好走上正常而健康的轨道。对他来讲,他个人的心智和谋略都几乎用尽了。但他这一切都白费了。

    他的身后是道光皇帝。他和义律不一样。义律的身后有英国女王,但更有掌管国事的内阁和议会。他们有投票表决,有集体决议。而中国没有。中国只有至高至尊的道光皇帝。

    偏偏这个道光皇帝基本上不知道外国的情事,至今仍旧不知西边,对于国际事务的决断,道光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错误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道光皇帝在谕旨上下了最后的决断一著林则徐等酌量情形,即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所有该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结。其殴毙华民凶犯,亦不值令其交出。当啷(即皇家萨克逊号?一船,无庸查明下落。并著出示晓谕各国,列其罪状,宣布各夷。

    皇家萨克逊号在穿鼻洋被士密的舰队拦截后不知所终,林则徐的意思是根据它的表现应该受到通商的照顾,寻找之后准备引至广州进关。但道光皇帝却说,恭顺抗拒,情节虽属不同,但毕竟都是英国人,干脆,一道驱逐了罢。这样,便把那些愿意具结的洋商和正在持观望态度的洋商一古脑推在了义律一边,使它们没了后路,断了念想,最后作困兽犹斗,坚决与中国对抗到底。这就是道光皇帝错误决断的直接恶果。

    林则徐躬领圣旨后,展阅再三,思之再三,陷入无奈的境地。他不可能说服圣上,也无法左右义律。他觉得九龙海战之前,禁烟之事虽说艰难,但殚精竭虑全力以赴还能推进下去,然而,当九龙海战之后,捷报频仍,英商队伍眼看就要分化,事情可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时,情势不意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像一下子堕入深渊一般,强大的引力和失重使他手足无措。

    他在瞬间变成了一枚秋叶,缓缓飘落……1839年11月26日,林则徐会同邓廷桢等发出告示,宣布从12月6日起,停止英国的一切贸易。

    1840年春天,关于大不列颠帝国的英国舰队要来进犯中国的消息风一般传遍了广东沿海地区。传言最早来自那些在华洋商们。连一贯和英有隙的葡萄牙人也讨好起英国人来。广州封港后,义律趁广东人众过春节之际,秘密潜入澳门,暗中收买葡萄牙官员,企图将澳门当作对华作战的基地。这一消息被中方获悉,林则徐准备出兵缉拿义律。当林则徐把这一消息通报给葡萄牙人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1997·香港回归简介 >中国1997·香港回归目录 > 第一章 他要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