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分别从分配、生产和交换等角度来界定税收范畴、税收的职能
八、分别从分配、生产和交换等角度来界定税收范畴
(一)从分配的角度看:
从形态上看,税收就是一种以政府为主L的分配活动。政府以税收手段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资源,实
际上就是税收参与分配的过程,参与分配的最终结果就表现为政府获得了一定的财政收入。把税收理解
为一种财政收入形式,是着眼于“分配
”得出的结论。
(二)从生产的角度看:
政府是在社会分工中专门为社会成员提供其生产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经济部门,它在提
供和生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和费用。税收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
服务的成本费用的一种补偿或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共费用的一种强制分担。【利益交换理论】
(三)从交换的角度看:
一方面政府向社会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享用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成员也要向政府缴
纳税款,这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社会成员以纳税的方式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相交换,这种交换
与普通市场上私人物品的买卖极为相似,于是税收就表现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即纳税人为享受政
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支付的对价。
总结:分别立足于分配、生产、交换等角度来认识税收范畴,得出的是不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非但不
相矛盾,而是对税收范畴认识的拓展和深化。
九、税收的职能
税收职能主要包括财政收入职能、社会公平职能和经济调节职能这三大职能
(一)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
1
.含义:指的是税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从而占有一部分社会资源的功能,它是税收最基本的功能。
2
.特点:税收所具有的无偿性、强制性和确定性的形式特征,决定了它在取得财政收入方面具有及时、
可靠和均衡等特征,这就使得税收成为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首选形式。在现代社会,税收的收入职能日
益突出并不断得以强化,使得税收成为“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
(二)税收的社会公平职能
含义:是指税收所具有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分配收入职能
1
.涵义:税收具有通过其运行,调整各分配主L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功能,调节收入。
2
.
目标:实现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调整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个人和
个人之间的公平分配。
3
.原因:市场机制的缺陷造成了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
4
.手段:按支付能力原则对诸税种及其要素的优化组合等,调整并改变市场机制造成的情况,调整国家
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调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使
之公平合理。累进的所得税为主要手段,遗产税、消费税等为辅助手段。
(三)税收的经济调节职能
1
.含义:指的是税收提高微观经济运行效率、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功能。
2
.政府可以有目的地利用税收手段来影响和改变各经济活动主L的利益,以使他们的行为尽可能地符合
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