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坤宁序曲(二)
    我们一行五六个女孩,年纪相仿,乖乖地贴着墙根站成一排。一位年轻的公公一一确认了我们的身份和顺序,便领着我们走进正殿。待选看的女孩们按照年龄大小排列,我们已属于是最小的,站在队伍的末尾。

    坤宁宫正殿面阔三间,中间为主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配殿。我抬高了腿,努力地迈过高高的门槛,踏入了正殿之中。迎面而来的是一尊金光闪闪的凤椅,一只凤凰精神矍铄地站在椅子最高处,伸着修长的脖颈,高昂头颅,仿佛要引吭高歌。凤椅上方正中高悬一块宽大匾额,上书“日升月恒”四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阳光从室外笔直地射入,照在四个大字上,为匾额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抬头向上看去,高大的朱红色圆柱撑起宽阔的屋脊,像一只刺入长空的利箭,奔向那深邃漆黑的远方。左右两侧各自悬挂着一个红木宫灯,深红色的灯架上覆盖着薄如蝉翼的轻纱,轻纱上绘着凤穿牡丹的纹样,宫灯四角垂下红色的吉祥如意穗子,精致典雅。正殿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水墨兰花图,一旁的紫檀架子上摆放着一只冰裂纹花瓶,瓶中插着当下绽放的紫薇花。坤宁宫真是好生气派!我整日在后院,只能望着这座宫殿背影。若非亲眼所见,便是耗费我所有的想象力,也想象不出如此恢宏气派的殿宇。

    在公公的引导下,我们站在正殿西侧的红门外。门上悬挂着双层的月影纱帘帐,透过纱帐看不真切,只能隐隐约约看到里面站着一排正在被选看的女孩。等了片刻功夫,纱帘从里面被挑开了,女孩们排着队依次从西配殿出来。挑着纱帘的宫女先是冲着引路公公摇了摇手,示意他先不要带人进来。随后,她接过门口宫女手中的青玉碗盏,放下纱帘转身进去了。

    “太后看了半天也累了,进些小厨房刚煮好的冰糖燕窝。”声音宽厚温和,沉淀了岁月的印记,想来应是太后身边服侍多年的姑姑。约等了一炷香的功夫,西配殿传出一个温润轻柔的声音,如水一般温柔宁静,缓缓地说道:“哀家思量了许久,觉得还是得选一些新人上来调教着才好。如今皇帝与哀家生了嫌隙,可若是皇帝大婚生子,小皇孙能由自已人照看,想来祖孙之间多了一根纽带,不至于太过梳理。有些事情须得从长计议,早早地备下才能派上用场。”

    “太后说的极有道理,”姑姑顿了顿,又开口问道:“太后看了一上午,不知道可有合心意的人选吗?”

    “人都瞧着不错,不过年纪大了些。在宫里当差久了,难免学来了老人们的一些机灵和技巧。况且,又是记宫四处搜罗来的人。本宫想着,太大的孩子脾气本性都很难调教了。你看皇帝便知道了,小小的年纪却已经有了自已的主意。”说到这儿,太后的语气中夹带了一丝无奈。

    “皇帝终究还是孩子,有些小孩子脾气也是正常的,太后切莫挂心。”姑姑在一旁赶忙宽慰着,替太后疏解心结,又适时地把话题转向我们这些待选看的孩子们。“后面这些都是年纪小、入宫不久的孩子,宫内府许是误会了太后的意思,担心太小的孩子让太后劳心劳神,所以放在了后面。太后若是有喜欢的,便留在身边,若是仍没有,那便让他们出宫再寻几个好孩子。太后尽管放宽心,总归是能找到合心意的人。”

    纱帘再次从里面被挑开,宫女示意我们进去。我们走进西配殿中,站在白底红色蝙蝠寿字纹样的地毯上。对面的炕台上坐着一个女人,斜靠在两个金色软枕上,便是太后了。太后身着一身明黄色的衣裙,外罩夹袄上绣着龙凤呈祥的花色,明艳丝线掺杂着金丝银线绣成,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流转波动的光芒,仿佛下一秒便要挣脱布料的束缚冲上蓝天。龙凤的眼睛、五爪镶嵌明珠,硕大圆润,更加衬托出人雍容的气质。太后梳着牡丹三髻发饰,青丝之中点缀着远山型金箔,上嵌五光十色的宝石。

    我谨记着公公的嘱托,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妃:万贞儿传简介 >明妃:万贞儿传目录 > 第4章 坤宁序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