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7月22日,王力在回京的飞机上,就对北航“红旗”的造反派说:“这下子,要抓住武汉事件解决‘军内一小撮’问题了。”可见其“揪军内一小撮”的心情是多么急切!
同一天,林立果等人炮制的“揪军内一小撮”的文章,以“红尖兵”为笔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接着,《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等报刊,以声讨“7·20事件”和“揪军内一撮”为主要内容,连篇累牍地发表消息、社论、评论、文章、照片。有人作过统计,从7月26日到8月28口,仅《人民日报》一家报纸就发表、转载:22篇社论。最多的一天,登了四篇文章。
不仅如此,中央文革小组还下达了硬指标,要求新闻电影制片厂,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拷贝”,把《北京支持你》搞出来。新影厂怎敢怠慢,到8月6日,他们把这部片子赶制出来了,用专机送到武汉进行了首映。
所有这些,在我党的新闻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7月27日,林彪、沈青等人,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的名义,发表了《给武汉市革命群众和广大指战员的一封信》,信中这样说道:
“你们英勇地打败了党内、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极端狂妄的进攻。你们的大无畏精神和果断手段,已经使一小撮人的叛逆行为,一败涂地。”
“你们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凯歌正在鼓舞着全国。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高潮开始了!”
发出这封信的同一天,林彪亲自主持会议,宣布改组武汉军区领导班子,由曾思玉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武空的刘丰任武汉军区第一政委。
8月8日,林彪下令派一架专机,把武汉造反派的头头们,以及连升三级的刘丰等人接到了北京。这些人到达北京以后,陈伯达、康生、谢富治、王力、吴法宪和黄永胜等人,曾先后两次接见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事后,他们整理了《中央首长接见武汉造反派代表讲话纪要》,这是一份赤裸裸的反军和武斗的纲领,其中说道:
“武汉出现了反革命叛乱,矛盾暴露得充分,武汉军区和专政机构的问题,都是在这场大风暴中彻底解决了。”
“中央对武汉军区、人民武装部,都是彻底解决的方针。武汉的‘7·20事件’是个分水岭,它检验一切组织、一切人的政治态度。”
“要把革命群众武装起来,武汉也要建立一支人民武装力量,由左派掌握,把枪支发给左派。”
从7月21日开始,江青、陈伯达、康生、谢富治和王力等人,就公开提出“文攻武卫”、“砸烂公检法”和“改组人武部”等口号,疯狂地煽动“揪军内一小撮”。那些造反派头头们,犹如一群逐臭的苍蝇,平时到处乱闯乱撞,一闻到适应的味道,便急急忙忙地行动起来。
欢迎大会之后,蒯大富立即在清华大学召集各地造反派的头目100多人,开了一个“目前形势分析会”。
会上,蒯大富传达了林彪、王力在天安门上的“指示”,声称现在要解决军队问题,全国都要注意这个新动态。
跑到武汉煽风点火的北航“红旗”的造反派立即传达关锋、王力的“指示”,公开地叫嚣:“文化大革命一年来,地方上的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差不多都揪出来了,中央首长认为,文化大革命的重心已由地方转向军队,把军内一小撮也揪出来,是文化大革命的新阶段、是第三战役,是两个司令部的最后决战。中央用这么大的决心,这么大的气魄处理陈再道制造的‘7·20事件’,就是这个转折的标志。武汉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拉开了序幕,吹响了进军号……”
在这段时间里,中央文革小组还向武汉造反派的一个头头当面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武汉的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