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群岛病灶的扩散-1
而且也把我们提上了科学的高峰!

    雇主的职位越高,作者们描写时怀着的崇敬就越深。对古拉格局长马特维?别尔曼的溢美之词如长江大河。对拉扎尔?科甘的热情洋溢的赞颂也是滔滔不绝。这个人原来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一九一八年投靠得胜的布尔什维克,先后在第九军特别处处长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部队副司令员的岗位上证明过自己的忠实性。他是古拉格的组织者之一,现在是白波运河工程局局长。种甘同志谈到quot;钢铁一般的人民委员quot;时说。quot;雅戈达同志是我们的总领导,是我们每日每时的领导。quot;对于这个言论,作者们更是只能大表赞同。(这本书倒霉最主要就倒在这句话上!连幸存下来落在我们手里的这一本,吹捧亨里希?雅戈达的那一段,连同他的肖像,也被撕掉了。为了寻找他这张肖像,我们花费了好长时间。)

    在劳改营里印的那些小册子里,这种调子渗透得更利害。下面是一个例子:quot;尊贵的客人们--卡冈诺维奇、雅戈达和别尔曼同志(每一间工棚里都挂着他们的肖像)来到了三号船闸。人们干得更欢了。他们在上头露出微笑--这微笑传给了在基坑里劳动的几百个人。quot;在官家谱写的歌曲里也是:

    雅戈达亲自把我们带领和教育,

    他的眼光敏锐,他的手腕有力。

    对劳改营生活方式的全面的热爱,使作者们唱出了这样的赞美诗:quot;不论命运把我们抛到苏联国土的哪个角落,即使是最遥远的荒野和僻壤--在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任何一个组织的身上都可以看到秩序……准确和自觉性的印记。quot;然而在俄国的穷乡僻壤有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什么组织呢?只有劳改营。把劳改营当做进步的灯塔--这就是我们手里这部历史资料的水平。

    主编本人也讲了话。高尔基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在德米特罗夫市举行的白波运河建设者(这时他们已经转移到莫斯科伏尔加运河工程上来了)最后一次代表会上致词说:quot;从一九二八年起,我就注视着国家政治保卫局重新教育人的工作。quot;(这说明还在索洛维茨以前,在那个男孩子被枪毙以前,刚从国外回到苏联,他就注视着了。)接下去,他已经是强忍着泪水,向在场的契卡人员们欷嘘地说:quot;你们这些神通广大的小鬼们,你们自己也不知道你们做了些什么事情……quot;作者们在这里注明:契卡人员们这时只是露出了微笑。(他们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高尔基在这本书里也特别指出了契卡人员的高度的谦逊精神。(他们不喜欢公开,这的确是一个感人的特点。)

    集体作者们对于白波运河施工期间的死亡并不是简单地闭口不谈,也就是说,没有遵循只讲一半实话的怯懦的规则,而是直截了当地写道:施工中没有死一个人!(大约他们的帐是这样算的:运河开工时是十万人,完工时仍是十万人。这说明全都活着。他们只不过是忘了在两个严寒的冬季被工程吞噬的一批批新解来的犯人、但这已经是应该由不老实的工程技术人员们去解算的余弦值一类的问题了。)

    作者们看不到任何比劳改营劳动更令人兴奋鼓舞的东西了。他们认为强迫劳动是热火朝天的自觉性创造活动的最高形式。请看,这就是进行再教育的理论基础:quot;犯罪分子是旧时代的丑恶环境的产物,而我们的国家是美丽的,强大的,宽宏的,我们应当把它变得更加美丽。quot;照他们的看法,这些被拉来修运河的人,如果不是雇主们派他们来沟通白海和波罗的海,自己永远也不会找到生活的道路。因为你们要知道:quot;对人的原料进行加工,比对木料进行加工,要困难不知多少倍。quot;--怎样的语言!怎样的深度!这是谁的高论?这是高尔基在这本书中批驳qu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拉格群岛简介 >古拉格群岛目录 > 第三章 群岛病灶的扩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