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课后,林熠拎着背包准备回家,陈老师把他叫住。办公室陈设简单,墙角堆满书刊杂志,空气里弥漫着墨香。
林熠,你很喜欢文学么陈老师随手递给他一本随笔集,文学不仅是写作,更是一种理解生活的方式。写作路很长,不要怕别人不认可。你先试着坚持写日记吧。
林熠接过书,眼睛亮了亮,心里却藏着难以言说的羞涩与期待:老师,我会试试的。
那晚回家,他将那本随笔小心翼翼地摆在书架最高处,仿佛是某种信物,见证了他的梦想。
晚饭后,林母察觉到儿子的神色不同,小心问道:今天学校怎么样
林熠思忖片刻,鼓起勇气道:妈,我以后想当作家,像那些能让人看见另一个世界的人……可以吗
林母愣了愣,随后轻轻叹了一口气。
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儿子也会有这样的梦想,然而,她并未打断他,只是把他头发抚平: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妈就高兴了。你喜欢的事,只管去做就好。
林熠惊喜地看着母亲,像是获得了某种默许。
他从未觉得自己的梦想如此真实——小时候那些被低声议论和怀疑打压的愿望,如今终于有人温柔地接住。
他攥紧了随笔,一种无法言说的勇气在心头生根。
夜色渐深,他独坐桌前,手指翻动着随笔,窗外星光零碎。
林熠终于打开那本新书,在扉页写下致未来的自己——无论走到哪一步,别忘了最初的梦想。就像一枚未寄出的情书,藏进时光的褶皱里,静静地等待未来的某一天。
2
初秋的清晨,校园的空气里揉进了薄荷叶的微甜和青苔的湿润,树影婆娑。
林熠背着单薄的帆布包,笔直地走在文学院陈旧的甬道上,灰白的砖墙上浮现着岁月留下的淡黄斑驳。
他试图用平静掩饰心头轻微的忐忑——从小县城一路走到省城大学,林熠知道,这是他梦想的新起点,也是现实的考验。
他一遍遍在心里默背着即将上交的散文课作业,指腹不自觉地在衣角摩挲,像是抚摸着自己的心事。
文学院的自习教室内,光线斜照下,投下书本与人影重叠的明暗。
他静静地坐在最靠窗的位置,翻着那本随身带着、已读过多遍的《人间失格》。身旁渐渐坐满了同学,交头接耳,但林熠的注意力始终散不开。案头放着抄写整洁的习作稿纸,他始终不确定,这是否真的算文学。
同学,你有多的签字笔吗我的笔写不出来了……一道清柔的嗓音在他身旁响起。
林熠微惊,抬头,一双澄澈温润的眼睛对上了他的目光。
那是宋染,他只在开学报到时远远见过的女生,发梢垂着清晨的露水气息,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羞怯与明朗。
有的。林熠靠边找出一支新笔递过去,低声道,给你。
宋染微一皱眉,随即柔和一笑,谢谢你呀。你是林熠同学对吧上次新生代表发言我见过你。声音极轻,却准确地落进林熠的耳中。
他极轻地一愣,转而羞涩点头:嗯……你也在写作协会报名了
是啊,不过,我其实更羡慕你的勇敢。宋染眸中有一抹钦羡,恰似窗外曦光流转,她记得他的自我介绍里,那少年坦诚的喜欢与困惑。
林熠不善应对夸赞,只是把注意力转回书页上。
教室忽然归于安静,陈老师带着惯有的温和与严谨走了进来:这次,我想听听你们对于‘失去’有怎样的认识。写作,是从生命的裂隙中生发的。
林熠心中一震。
他想起故乡的屋檐、盛夏的厨房和母亲的叮嘱,不知哪种乡愁更重。他下意识地垂着笔,听着陈老师抽点点名,让同学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