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来。那只孤雁,多像深夜偷偷读书的我啊。
第四章
墨香
杜墨的诗稿成了我最珍贵的秘密。
我将它藏在妆奁最底层,上面压着针线布料,每次取阅都小心翼翼。那几页泛黄的纸张上,字迹清瘦有力,如竹枝临风。每读一遍,都能发现新的精妙之处。
少夫人,老太太唤您过去。春桃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慌忙将诗稿塞回原处,整了整衣襟。自从诗会过后,婆婆对我的态度微妙地改变了,时而慈爱,时而严厉,让我捉摸不透。
婆婆的院子里,菊花已经开了。她坐在廊下,面前摆着一盘未分拣的药材。
来了。婆婆抬眼看了看我,听说你前日见了修文的同窗
我心里一紧,是相公让我去的。
我知道。婆婆示意我坐下,听说你还与人论诗
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我早该料到这种事瞒不过婆婆的耳目。只是...只是听了些议论。
婆婆出人意料地笑了,杜家那小子,听说才学不错,就是太狂了些。
我惊讶地抬头,没想到婆婆会这样评价。
修文跟我说了,你读书有些天赋。婆婆捡起一片当归,放在鼻端轻嗅,我年轻时也认几个字,能看账本罢了。你倒好,连《孟子》都敢议论。
儿媳知错。我连忙跪下。
起来吧。婆婆叹了口气,修文既然愿意教你,我也不拦着。只是记住,女子终究要以家业为重,那些诗词歌赋,玩玩便罢,别当了真。
儿媳谨记。
离开婆婆院子,我长舒一口气。没想到李修文会主动向婆婆提起教我读书的事,更没想到婆婆竟会默许。这在我五年婚姻中,是从未有过的宽容。
回到房中,我忍不住又取出杜墨的诗稿。这次,我铺开一张宣纸,尝试着临摹他的笔法。杜墨的字与李修文不同,少了几分端正,多了几分洒脱,笔锋转折处常有出人意料的走势,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不受拘束。
在写什么
李修文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我手一抖,一滴墨汁落在纸上,晕开一片黑渍。
相、相公...我慌忙用袖子去遮那首诗,却被他一把抓住手腕。
让我看看。他抽走宣纸,眉头渐渐皱起,你在模仿杜墨的字
我心跳如鼓,不敢抬头。只是...觉得他的笔法特别...
李修文沉默良久,突然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帖,要学字,当从颜真卿入手。杜墨的字太过奇峭,不适合初学。
我惊讶地接过字帖,翻开一看,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拓本,纸质精良,墨色如新,显然是珍本。
相公...
每日临摹三页,我会检查。他语气依旧冷淡,但眼神已不似从前疏离,还有,下月初三是知县大人的寿辰,我需准备贺诗。你若有意,可试着作一首给我看看。
我怔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仅允许我练字,还要我作诗这与我认知中的李修文判若两人。
怎么,不敢他挑了挑眉。
不,妾身...妾身愿意一试。我连忙应下。
李修文点点头,转身要走,却又在门口停下,对了,杜墨昨日送来拜帖,说新得了几卷前人手札,邀我共赏。你若有兴趣,可一同前往。
我手中的字帖差点掉落,妾身...可以吗
你既通文墨,见见真迹对你有益。他说完便离开了,留下我一人站在房中,手中紧攥着字帖,心跳快得几乎要冲出胸膛。
第五章
诗魄
杜墨住在城西一条陋巷中,院子不大,却收拾得极整洁。我们到时,他正在院中石桌上铺展一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