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矫揉造作,诗句也平庸无奇。李白和杜荀鹤相视一笑,继续饮酒。不料那雅间门帘一掀,走出个锦衣公子,身后跟着几个帮闲,径直来到他们桌前。

    两位方才笑什么锦衣公子傲慢地问道。

    李白起身拱手:在下与友人谈笑,并无冒犯之意。

    哦锦衣公子瞥见桌上的诗稿,拿起来一看,冷笑道,原来也是个写诗的。我是金陵刺史之子郑元,不知阁下是

    蜀人李白。

    李白郑元皱眉思索,没听说过。看你这诗...他随手翻看,忽然停在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上: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郑元读完后,脸色变了变,强作镇定道:不过是些陈词滥调。你可敢与我当场比诗

    酒楼里的客人都围了过来,等着看好戏。杜荀鹤紧张地拉了拉李白的衣袖,低声道:李兄,此人不好惹...

    李白却微微一笑:比诗好啊。请郑公子出题。

    郑元环顾四周,指着窗外秦淮河上的一条画舫:就以画舫为题,七言绝句,限一炷香时间。

    小二立刻点起一炷香。郑元回到雅间,他的帮闲们纷纷跟去献计献策。李白却不慌不忙,斟了杯酒一饮而尽,然后提笔蘸墨,一挥而就: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写完后,香才燃去三分之一。杜荀鹤读罢,拍案叫绝:好一个别意与之谁短长!将离情别绪与滔滔江水相比,妙不可言!

    这时郑元也写好了,拿来与李白的并排放在桌上。高下立判——郑元的诗堆砌辞藻,毫无新意;而李白的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围观的客人中不乏懂诗之人,纷纷称赞李白。郑元脸上挂不住,恼羞成怒:不过是个蜀地来的穷酸,也敢在金陵撒野!来人,给我教训他!

    几个帮闲撸起袖子就要上前。杜荀鹤急忙挡在李白面前:郑公子,有话好说...

    滚开!郑元一把推开杜荀鹤。

    李白见状,怒火中烧。他自幼跟随赵蕤习剑,虽不以武艺自夸,但对付几个无赖还是绰绰有余。只见他身形一闪,已将杜荀鹤护在身后,同时腰间短剑出鞘三分,寒光凛冽。

    郑公子,李白沉声道,诗才不如人便动武,传出去恐怕有损令尊官声吧

    郑元被李白的气势所慑,又见那短剑不是凡品,一时踌躇不前。正在僵持间,酒楼掌柜慌忙跑来打圆场:各位爷消消气,都是误会,误会!今日酒钱全免,还请郑公子看在小人面上...

    郑元借坡下驴,冷哼一声:今日就给掌柜一个面子。我们走!说完,带着帮闲们悻悻离去。

    酒楼里爆发出一阵喝彩声。许多客人围上来要与李白攀谈,更有商人愿意出重金购买他的诗稿。李白一一婉拒,只与杜荀鹤继续饮酒。

    李兄今日一战成名,杜荀鹤感叹道,明日你的诗名就会传遍金陵。

    李白摇头:虚名何足挂齿。倒是那郑元,不会善罢甘休吧

    杜荀鹤苦笑:他父亲是金陵刺史,权倾一方。李兄这几日还是小心为妙。

    果然,第二天李白就发现客栈外有可疑之人盯梢。杜荀鹤匆匆赶来,告诉他郑元已经放出话来,要找机会报复。

    李兄不如暂离金陵避避风头,杜荀鹤建议,正好下月就是安陆的诗会,各地文人都会前往。以李兄之才,必能大放异彩。

    李白思索片刻,点头同意。他本就不是怕事之人,但考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诗仙李白传奇(少年--中年期)简介 >诗仙李白传奇(少年--中年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