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静时,两人在灯下讨论诗赋,许氏的见解往往一针见血,让李白受益匪浅。
转眼到了秋闱之日。天还没亮,李白就起床准备。许氏亲自为他梳头更衣,将准备好的考篮交到他手中。
夫君定能高中。许氏信心满满地说。
李白吻了吻妻子的额头,大步走向考场。安陆的贡院前已经排起长队,各地举子等待入场。李白按照许圉师的安排,报的是陇西李氏的出身,顺利通过初检。
贡院内号舍排列整齐,每间不过方丈之地,却要容纳考生三天两夜的饮食起居。李白找到自己的号舍,安顿好笔墨纸砚,静候发卷。
第一场考的是帖经,要求默写指定经典段落。这对熟读诗书的李白来说轻而易举。他运笔如飞,不到一个时辰就完成了,还检查了三遍。
第二场考的是杂文,题目是《君子慎独论》。李白略作思考,从《论语》吾日三省吾身切入,结合《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论述,洋洋洒洒写了千余言,自觉发挥不错。
最后一场是诗赋,题目是《春江花月夜》。这正是李白擅长的领域。他闭目回想汉水春夜的美景,提笔写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写完后,李白通读全诗,自觉不逊于任何前人同题作品。他信心满满地交了卷,走出贡院时步履轻快。
许圉师派了马车在贡院外等候,直接将李白接回许府。许氏早已备下酒菜,为他接风洗尘。
如何许氏迫不及待地问。
李白笑道:帖经、杂文都不难,诗赋更是得心应手。若无意外,当在榜上。
许氏喜形于色,亲自为李白斟酒:妾身就知道夫君必能高中!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按例,秋闱后一个月放榜。李白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每日或与元丹丘游山玩水,或在家中与许氏吟诗作对。许圉师对他的态度也明显好转,偶尔还会邀他讨论朝政时事。
放榜那天,安陆城万人空巷。李白本不想去凑热闹,但许圉师坚持要全家一同前往。贡院外的照壁上贴着一张巨大的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录取者的名字。许家仆人挤进人群查看,半晌回来报告:
回老爷,没有李公子的名字。
许圉师脸色一沉:再看一遍!
仆人又去查看,回报依然相同。李白不信,亲自挤到榜前,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三遍,确实没有李白二字。
回府的路上,马车内气氛凝重。许圉师铁青着脸,一言不发;许氏紧握李白的手,眼中满是担忧;李白则望着窗外,面无表情。
刚进府门,许圉师就命人关上大门,转身质问李白:你到底在考卷上写了什么为何会落第
李白摇头:孙婿自觉三场皆发挥上佳,不知为何...
不知许圉师怒极反笑,我刚得到消息,你的卷子被考官特意剔除了!因为有人举报你商贾出身,不符应考资格!
李白如遭雷击,呆立当场。许氏惊呼:祖父,这...
闭嘴!许圉师厉声呵斥,我这张老脸都丢尽了!早知如此,何必为你打点关系!
李白深吸一口气,拱手道:祖父息怒。此事是孙婿考虑不周,连累许家蒙羞,甘受责罚。
许圉师冷哼一声,拂袖而去。许氏想追上去解释,被李白拉住:让祖父静一静吧。
回到房中,李白再也支撑不住,瘫坐在榻上。许氏跪坐在他身旁,轻轻为他按摩太阳穴。
夫人不怪我吗李白闭着眼问。
许氏柔声道:夫君何出此言此事非夫君之过,乃制度不公。商贾之子为何不能科考夫君才华横溢,远胜那些纨绔子弟。
李白睁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