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但什么李白追问。
但制举最终录取与否,全在考官一念之间。而考官...难免会受到各方势力的影响。
李白明白了张长史的言外之意:即使是不拘一格的制举,背后也有人情世故的纠葛。
多谢老大人指点。李白拱手道,不过在下仍想一试。
张长史欣赏地点点头:有志气。这样吧,老夫可以写封推荐信,至少让你能直接参加州试,不必从县试开始。
李白感激不尽。有了州级官员的推荐,他确实能省去不少麻烦。
回到许府,李白将此事告知许圉师。出乎意料,许圉师并未反对,反而表示支持。
制举若能高中,比常科更有面子。许圉师捋着胡须说,不过这次一定要小心行事,切莫再被人抓住把柄。
有了前次教训,李白这次准备得更加充分。他不仅研读经典,还特意了解了当前朝政和皇帝喜好,以便在策论中有的放矢。
冬去春来,制举的日子越来越近。李白越发用功,常常读书至深夜。许氏总是陪在一旁,为他添茶研墨。有时夜深人静,两人相视一笑,无需言语便能明白彼此心意。
这天夜里,李白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站在云端,四周仙鹤盘旋,远处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向他招手,却怎么也看不清面目...
醒来后,梦境依然清晰。李白将这个梦告诉了许氏,许氏惊喜地说:这是吉兆啊!仙鹤代表高洁,金殿象征功名,夫君这次制举必能高中!
李白将信将疑,但心中确实多了几分信心。次日,他将这个梦写成了一首诗: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写到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李白手中的笔突然一顿。这两句仿佛不是他有意写的,而是从心底自然涌出的呐喊。
许氏读完后,久久不语,最后轻声叹道:夫君此诗,恐非凡品。
李白也感到这首诗与以往任何作品都不同,似乎真的捕捉到了那个奇异梦境的神韵。尤其是最后两句,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坚持——即使追求功名,也不愿丧失自我。
制举前夜,李白早早睡下,养精蓄锐。许氏为他准备好一切应试用品,连替换的衣衫都熨得平平整整。
夫人不必担忧,李白安慰她,这次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坦然接受。
许氏强忍泪水,点点头:妾身只愿夫君平安归来。
次日清晨,李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