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便告辞回长安,临行前与李白约定秋后再来相会。玄真子则每日晨起打坐,午后采药,傍晚读经,很少与李白交谈,但偶尔会送些新鲜的山果野菜来。
李白很快适应了山中的生活。清晨练剑,上午读书,下午或漫步山间,或与玄真子学习打坐,晚上则对月独酌,写诗自娱。这种简单的生活,竟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一日午后,李白正在溪边石上小憩,忽见一只白鹿从林中走出,到溪边饮水。那白鹿通体雪白,在阳光下几乎透明,美丽得不似凡物。它饮完水,竟不惧怕李白,反而走近嗅了嗅他的手,然后轻盈地跳回林中。
李白惊讶不已,连忙去找玄真子讲述这番奇遇。
那是山中的灵兽,极少现身。玄真子难得地露出笑容,看来它认出了居士的仙缘。
当晚,李白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乘着白鹿飞上云端,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殿中坐着许多仙人,其中一位正是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向他招手,却不说一句话...
醒来后,梦境历历在目。李白披衣出门,见东方已露鱼肚白,便索性登上附近的一座小峰看日出。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终南群峰上时,他突然有种顿悟的感觉。
回到草堂,他写下《终南山独酌》: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写完后,他轻声吟诵,觉得这首诗与以往作品大不相同,多了几分超脱与宁静。或许,这就是终南山给他的礼物。
日子如流水般平静地过去。转眼李白已在太白谷住了月余。这天,玄真子突然来找他:李居士可想学坐忘之法
李白大喜: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明日我带居士去一处山洞,那里适合初学。玄真子说完便离开了,不多解释一字。
次日清晨,玄真子带着简单的干粮和水,引李白来到山谷深处的一个山洞。洞口被藤蔓半掩,里面却干燥通风,还有一块平坦的石台,似是专为打坐而设。
居士在此静坐三日,不必饮食,只可少量饮水。玄真子交代道,无论见闻什么,不必欢喜,不必恐惧,只当是浮云过眼。
李白点头应允。玄真子留下一个蒲团和一壶水,便离开了。
起初,李白只是按照玄真子教的姿势端坐,调整呼吸。洞中寂静无声,只有偶尔滴水的声音。不知过了多久,他开始感到时间变得模糊,身体似乎消失了,只剩下意识在黑暗中漂浮。
忽然,眼前出现光点,如繁星闪烁。光点渐渐扩大,化作各种景象:他看见自己少年时在蜀山学剑,看见月华在峨眉山清音阁读书的背影,看见贺知章在长安与他典马换酒,看见杜甫在泰山之巅远眺...
这些景象如走马灯般流转,李白既不追逐,也不抗拒,只是静静观察。渐渐地,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不知何时,洞外下起了大雨。雨声如鼓,雷声轰鸣,但洞内的李白却感到无比安宁。一道闪电照亮山洞,在石壁上投下他端坐的影子,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了老渔夫的话——人活着,就像这海水...不管怎样,终究要归于大海。
三日期满,玄真子来洞口接他。李白走出山洞,发现阳光明媚,山间雾气升腾,宛如仙境。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但在他眼中又似乎完全不同。
如何玄真子问。
李白想了想,答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玄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