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与玄真子告别。临行前,玄真子送他一个小布袋:山里采的药,或许对尊亲有用。
李白深施一礼:道长多日照拂,白铭记于心。他日有缘,必当再会。
玄真子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居士保重。记住师父的话——形隐不如心隐。
离开终南山,李白日夜兼程赶往安陆。一路上,司马承祯的信和玄真子的话在他脑海中回荡。四十岁将至,确实到了该知天命的年纪,但他的天命究竟是什么是继续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功名,还是安心做个诗人是回归家庭承担责任,还是继续漫游天下
十日后,风尘仆仆的李白终于站在许府大门前。门房老张见到他,惊喜地喊道:李公子回来了!快,快去通报夫人!
府中一片忙乱。很快,许氏牵着五岁的平阳匆匆迎出。一年不见,许氏清瘦了许多,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但见到李白瞬间绽放的笑容依然明媚如初。平阳长高了不少,躲在母亲身后,怯生生地看着这个陌生的父亲。
夫君...许氏刚开口,眼圈就红了。
李白上前握住她的手:辛苦你了。祖父现在如何
许氏摇头:时好时坏,大夫说...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
李白心中一沉:带我去见他。
许圉师躺在内室的榻上,原本威严的面容如今枯瘦如柴,只有那双眼睛依然锐利。见到李白,他微微抬手,声音虚弱却不失威严:回来了
李白跪在榻前:孙婿不孝,未能侍奉在侧。
许圉师轻哼一声:还算知道回来。顿了顿,制举的事,我听说了。非你之过,是朝廷用人不明。
这意外的体谅让李白鼻头一酸。许圉师虽然严厉,但终究是明事理的。
祖父...李白不知该说什么。
我时日无多,许圉师直截了当,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许氏和平阳。你虽诗名日盛,但无功名在身,将来如何养家
这个问题如重锤击中李白心口。是啊,他年近四十,除了诗名一无所有。若许圉师去世,许家那点产业恐怕难以维持生计。
孙婿...会想办法。李白低声承诺。
许圉师盯着他看了良久,突然说:张说前日来信,问起你。
张说李白一愣。这位前朝宰相、文坛领袖,他只在贺知章引荐下见过一面。
他如今虽致仕在家,但在朝中仍有影响力。许圉师艰难地坐起身,我已回信,请他为你谋个一官半职。以你的才华,加上他的推荐,或有希望。
李白没想到许圉师病中还在为他筹划,感动之余又有些愧疚:祖父不必为孙婿操心,养病要紧。
哼,我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许圉师躺回去,你去吧,好好陪陪许氏和平阳。她们这一年...不容易。
退出内室,李白找到正在煎药的许氏。她告诉他,这一年来许圉师的病情时好时坏,家中积蓄大半用于求医问药。为节省开支,她已辞退大半仆人,亲自照顾祖父起居。
你受苦了。李白轻抚妻子的脸颊,发现她眼角已有了细纹。
许氏微笑摇头:夫君在外追求理想,妾身理当守好这个家。她顿了顿,只是平阳常问起父亲,我只好教她背你的诗,告诉她父亲是个伟大的诗人...
正说着,平阳怯生生地蹭到李白身边,仰起小脸:爹爹,我会背你的诗!
李白蹲下身,与女儿平视:真的背给爹爹听听。
平阳清清嗓子,用稚嫩的声音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首简单的《静夜思》,被孩子纯净的声音念出来,竟让李白热泪盈眶。他一把抱住女儿:背得真好!爹爹再教你一首新的好不好
接下来的日子,李白全心投入到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