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他每日帮许氏照顾许圉师,陪平阳玩耍识字,偶尔也接待来访的文友。许圉师的病情暂时稳定下来,但大夫私下告诉李白,老人家的身体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李白独自在院中饮酒。许氏安顿好祖父和平阳,也来到院中陪他。

    夫君有心事许氏敏锐地问。

    李白仰头饮尽杯中酒:我在想,这些年东奔西走,追求功名,到底值不值得。

    许氏为他斟满酒:夫君的诗,已经流传天下,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就

    诗名虽盛,但养家还需实职。李白苦笑,我年近四十,一事无成,实在愧对你们母女。

    许氏轻轻握住他的手:妾身嫁的是诗人李白,不是官员李白。家中虽不富裕,但粗茶淡饭足矣。

    李白望着妻子月光下清澈的眼睛,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形隐不如心隐。真正的超脱不在山林,而在心境。

    夫人...他正想说些什么,平阳的哭声从屋内传来。许氏匆匆起身去看,原来是孩子做了噩梦。

    安抚好平阳后,许氏建议李白也早点休息。但他毫无睡意,索性继续独酌。月光如水,院中的海棠投下斑驳的影子。他取出纸笔,就着月光写下《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写完后,他轻声吟诵,觉得这首诗与以往任何作品都不同。没有刻意的辞藻堆砌,没有夸张的情感宣泄,只有一种与天地共饮的孤独与豁达。或许,这就是司马承祯所说的心隐境界。

    日子如流水般平静地过去。李白白天照顾许圉师,教平阳识字背诗,晚上则读书写作。偶尔有文友来访,便饮酒论诗,生活简单而充实。渐渐地,他发现自己不再那么焦躁,能够安于当下的每一刻。

    许圉师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他会叫李白到床前,讲述当年在朝中的见闻;坏的时候,则昏睡不醒,让全家提心吊胆。李白将玄真子送的草药煎给老人服用,似乎有些效果,但终究治不了根本。

    这日,许圉师精神稍好,把李白叫到跟前:张说回信了。

    李白心跳加速:他怎么说

    玉真公主明年春天将举办一次诗会,邀请天下才子。张说已推荐你参加。许圉师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这是个机会。玉真公主是今上胞妹,若能得她赏识,入仕易如反掌。

    李白没想到机会来得如此突然。玉真公主,正是贺知章当年想为他引荐的那位贵人。

    诗会在何时

    明年三月。许圉师盯着李白,我的身子...恐怕撑不到那时了。

    李白明白老人的言外之意——若他参加诗会,很可能无法送终;若留下尽孝,则错过难得的机会。

    孙婿...会做出适当选择。李白谨慎地回答。

    许圉师叹息一声:我年轻时也像你一样,以为功名重于一切。如今躺在病榻上回想,最珍贵的反而是那些与家人共度的平凡时光。他顿了顿,但人各有志,我不勉强你。

    这番话让李白彻夜难眠。一边是难得的仕途机会,一边是家庭责任;一边是多年追求的理想,一边是当下的亲情。他辗转反侧,直到东方泛白才朦胧睡去。

    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李白匆匆起身,发现许氏正在院中教平阳写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母女身上,构成一幅温馨的画面。平阳看到李白,兴奋地举着写满歪歪扭扭字迹的纸跑过来:爹爹看!我写的你的诗!

    纸上写着明月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诗仙李白传奇(少年--中年期)简介 >诗仙李白传奇(少年--中年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