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地说,你此去必会遇到许多人,许多事。记住,无论悲欢离合,都是诗的源泉。

    次日清晨,李白拜别恩师,背着简单的行囊,腰悬短剑,向西而行。赵蕤站在草堂前的老梅树下,目送弟子远去,直到那挺拔的身影消失在山路转弯处。

    此子非池中物啊,老人喃喃自语,终有一日,他的诗会传遍天下。

    ---

    第二章

    峨眉情缘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第一次见到峨眉山时,正值初秋。他站在山脚下,仰望着这座被称为震旦第一山的奇峰。山体巍峨,云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果然名不虚传。李白赞叹道,心中诗兴大发,却强忍着没有立即吟出。自从跟随赵蕤学习后,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不轻易下笔,必待情感充盈到无法抑制时,才让诗句自然流出。

    山脚下有个小镇,客栈酒旗招展。李白选了家干净的客栈住下,准备次日一早登山。

    客官是来游山的掌柜的是个五十来岁的精瘦男子,一边登记一边搭话。

    李白点头:久闻峨眉盛名,特来一游。

    掌柜笑道:那客官可来对时候了。眼下秋高气爽,正是登山最佳时节。不过...他压低声音,近日山中有猛兽出没,客官若独自上山,最好找个向导。

    李白谢过掌柜的好意,但婉拒了找向导的建议。他自信有剑术在身,不惧寻常野兽。

    当晚,李白在客栈小酌,邻桌几个商人模样的男子正在高谈阔论。

    听说青城山的茶叶今年又涨价了...

    可不是,自从朝廷在益州设了茶马司,这茶叶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哎,你们听说了吗长安那边...

    李白一边饮酒,一边无意中听着这些市井闲谈。忽然,一阵清脆的铃声传来,客栈门口走进一位身着淡绿色衣裙的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眉目如画,手里拿着一卷书。

    少女一进门,那几个商人立刻停止了谈话,其中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站起来招呼:月华,怎么这么晚还出来

    名叫月华的少女微微一笑:爹爹,我来还张掌柜的书。她走到柜台前,将书递给掌柜,《昭明文选》读完了,多谢张伯伯借阅。

    掌柜笑着接过:月华姑娘真是好学,这书镇上没几个人看得懂呢。

    李白不由多看了少女几眼。在这偏远山镇,能读《昭明文选》的女子实在罕见。

    月华似乎察觉到了李白的目光,转头与他四目相对。李白连忙举杯致意,少女微微颔首,随即向父亲告辞离去。

    那是镇上绸缎庄林老板的千金,掌柜见李白感兴趣,主动介绍道,从小就爱读书,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可惜...

    可惜什么李白问。

    掌柜摇摇头:女儿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她父亲正打算把她许配给县丞的儿子呢。

    李白不知为何,心中略感怅然。他饮尽杯中酒,回房休息去了。

    次日拂晓,李白便起身登山。秋日的晨风带着凉意,山路两旁的树叶已经开始泛黄。他沿着石阶一步步向上,时而驻足观赏奇峰怪石,时而聆听山涧流水。

    正午时分,李白到达了半山腰的清音阁。这是一座建在悬崖边的小亭子,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山谷,两条溪流在此交汇,水声激越,如琴瑟和鸣。

    李白坐在亭中,取出随身携带的酒壶和干粮,一边小酌一边欣赏这天然乐章。忽然,他注意到亭柱上刻着许多游人的题诗,大多粗劣不堪。唯有角落里一首五言绝句引起了他的注意:

    山色遥连空,泉声近入梦。

    何当脱尘网,来此修静供。

    字迹清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诗仙李白传奇(少年--中年期)简介 >诗仙李白传奇(少年--中年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