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似是女子手笔。诗虽短小,却意境深远,尤其是泉声近入梦一句,与眼前景致契合无间。

    好诗。李白不禁出声赞叹。

    你也觉得这诗好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白回头,竟是昨日客栈中遇到的月华姑娘。她今天穿了一身素白的衣裙,发间只簪了一支木芙蓉,比昨晚更显清丽脱俗。

    原来是林姑娘。李白起身行礼,这诗是你所题

    月华摇头:我可写不出这么好的诗。听说是前朝一位女冠留下的。她走到亭边,望着远处的云海,我常来这里读诗,总觉得这地方有种特别的灵气。

    李白点头赞同: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

    月华眼睛一亮:这话说得真好。公子是读书人

    略通文墨而已。李白谦虚道,在下李白,字太白,绵州人士。

    我叫林月华。少女大方地自我介绍,家父在镇上经营绸缎庄。她顿了顿,李公子是专程来游峨眉的

    正是。久闻峨眉盛景,特来一观。

    两人就这样聊了起来。月华虽然年轻,却读过不少书,尤其喜爱诗歌。当她得知李白也写诗时,更是兴致勃勃地请他即兴赋诗一首。

    李白推辞不过,望着远处的山景,略一沉思,吟道: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月华听罢,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这诗...真好。尤其是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把月光写活了。

    李白有些惊讶:林姑娘竟能一眼看出这句的关键所在。

    我虽不会写诗,却爱读诗。月华微笑道,好的诗句就像...就像山间的清泉,自然而然地流入心里。

    两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日影西斜。月华惊觉时间已晚,急忙告辞:我该回去了,父亲会担心的。

    我送你下山吧。李白提议。

    月华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下山路上,两人聊起了各自喜欢的诗人。月华偏爱谢朓的清新和王维的空灵,李白则更欣赏鲍照的豪放和谢灵运的雄奇。虽然喜好不同,但对诗歌的热爱让他们相谈甚欢。

    到了镇口,月华停下脚步:就到这儿吧,多谢李公子相送。

    李白拱手:明日我还打算继续登山,不知...

    我每天午后都会去清音阁读书。月华轻声说,随即转身快步离去。

    李白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他十八年来,第一次对一个女子产生了超越欣赏的情愫。

    接下来的几天,李白每天登山游览不同的景点,但午后必定回到清音阁,而月华也总会在那里读书等他。两人谈诗论文,赏景听泉,相处得极为融洽。

    第五天傍晚,李白和月华并肩坐在清音阁外的一块大石上,看着夕阳将云海染成金红色。

    太白,月华已经改口称呼他的字,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李白望着远方的群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希望能以自己的才华报效朝廷。

    月华轻声问:然后呢功成名就之后

    然后...李白笑了,或许找个像峨眉这样的地方隐居,日日与山水为伴。

    听起来真美好。月华的声音有些飘忽,我父亲已经给我定了亲,明年春天就要过门了。

    李白心头一震,转头看她:是...县丞的儿子

    月华点头,眼中含着泪光:我从未见过他。父亲说,这对家里的生意有帮助。

    李白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与月华相识不过数日,却有种相识已久的默契。但现实是,他只是个四处游历的布衣书生,而她是个有婚约在身的闺阁女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诗仙李白传奇(少年--中年期)简介 >诗仙李白传奇(少年--中年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