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她意识到自己在观察他,脸上微微发热,赶紧移开目光。
data-faype=pay_tag>
她发现陈屿是个什么都会一点的人。民宿里什么东西坏了——漏水的水龙头、接触不良的灯泡、吱呀作响的椅子——他似乎总能找到工具,默默捣鼓一阵,就让它恢复如初。
动作不花哨,却透着一种熟稔的自信。有一次,林薇房间的插排坏了,她犹豫着下楼找他。他二话不说,拿着工具就上来,蹲在地上检查线路、更换零件,几分钟就解决了。他工作时很专注,鼻尖沁出细小的汗珠,修长的手指动作灵活。林薇站在一旁,心跳莫名有些快。他修好后,只是简单说了句好了,便收拾工具离开,留下淡淡的汗味和松节油的气息。林薇看着恢复通电的插排,心里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这个男人,像这座岛本身,沉默、稳固,却蕴藏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15
在花婆婆和阿强媳妇的怂恿下,林薇开始尝试岛上的生活节奏。
第一次早起看日出,是阿强媳妇拉着她去的。天还没亮,她们走到村子东边一片开阔的礁石滩。海风带着深秋的凉意,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海浪拍岸的声音。林薇裹紧了外套,还有些睡眼惺忪。
然而,当第一缕金红色的光芒刺破海平面厚重的云层时,所有的困倦和寒意都被瞬间驱散。那光芒如同熔化的金液,迅速染红了天际,将海面也映照得波光粼粼,壮丽得令人窒息。巨大的火球缓缓升起,将整个世界都染上了温暖而充满希望的颜色。
林薇屏住了呼吸,胸腔里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感动。在都市里,她见过无数次日出,但那是在高楼缝隙间、在拥挤的地铁里匆匆瞥见的苍白片段。而此刻,这毫无遮挡的、原始而磅礴的自然伟力,直击心灵深处,让她感到自己的渺小,也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开阔和宁静。活着,能看到这样的景象,真好。这个念头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
另一次,是跟着几个在修缮老屋时混熟了的小朋友去赶小海。退潮后,露出大片湿漉漉的沙滩和礁石区。孩子们提着塑料小桶和小铲子,兴奋地教她辨认藏在石头缝里的小螃蟹、躲在沙窝里的贝类,还有偶尔能发现的漂亮海星。
林薇笨拙地学着他们的样子翻石头、挖沙子,手指沾满了泥沙,裤腿也湿了大半。当她第一次亲手挖到一个会吐水的蛤蜊时,竟像个孩子一样欢呼起来。孩子们的笑声和海浪声交织在一起,她暂时忘记了背叛的伤痛和未来的迷茫,只是沉浸在捡拾宝藏的单纯快乐里。这份童趣,让她找回了久违的轻松。
16
住在屿光,虽然陈屿不管饭,但厨房是公用的。看着花婆婆送来的新鲜蔬菜和鸡蛋,林薇决定不再只依赖买来的面包和泡面。
第一次尝试煮粥,水放多了,煮成了一锅稀汤。煎鸡蛋时手忙脚乱,差点糊掉。但她没有放弃。她开始观察花婆婆做饭的简单步骤,去杂货铺买最基础的调料。慢慢地,她能煮出一锅软硬适中的白粥,能煎出一个形状尚可的荷包蛋,甚至尝试用花婆婆给的青菜炒个简单的素菜。味道可能很普通,但当她坐在屿光小院那斑驳的木桌旁,吃着由自己亲手处理、烹制的简单食物,看着远处归航的渔船剪影时,一种微小的、自给自足的满足感油然而生。食物不再仅仅是维持生命的能量,它开始承载着一种生活的温度。
17
夜幕再次降临。林薇坐在自己收拾得干净整齐的小单间里,窗外的海浪声依旧,却不再是令人心慌的背景噪音,反而成了一种安眠的伴奏。
她摊开手掌,看着指尖因为打磨木头留下的薄茧和尚未完全消退的红痕,又想起陈屿修理东西时那双同样带着劳作痕迹却异常灵巧的手。她想起花婆婆的大嗓门和热粥,想起阿海叔算盘珠子的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