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刻横刀拦住去路:大胆!也不看看这是谁家地盘!让开!
施钦身形魁梧,猛地一推,两名护院踉跄后退。翁滨二闻讯而出,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冰冷如霜:施家小子,我女儿既已改嫁,与你施家再无瓜葛!
翁滨二!
施钦怒目圆睁,我父与你有旧,你却在孝期未满时将庶母再嫁,如此忘恩负义,天理难容!
话音未落,福建商帮众人已是群情激愤,好个翁滨二,简直丧尽天良!这等恶行,必须告官!
人群的骚动惊动了附近的百姓,很快,翁府门前便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柳长青混在人群中,目光如炬地观察着局势。他深知,仅凭道德谴责无法撼动翁滨二,唯有通过法律途径,才能为施钦和翁云英讨回公道。于是,他暗中示意施钦的贴身随从,将施钦引到一旁。
施公子,
柳长青压低声音,按大明律,孝期改嫁乃是重罪。但苏州府怕是早已被翁滨二买通,你需将状纸递到巡按御史蔡大人手中,他有风闻奏事之权,或能主持公道。
施钦闻言,眼中燃起希望:多谢柳小旗指点!只是这状纸……我已让讼师拟好草稿,你只需签字画押即可。
柳长青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卷文书。
然而,翁滨二也并非省油的灯。得知施钦要告官,他立刻动用多年来积攒的人脉。苏州府衙内,师爷将翁滨二的
分上
递给知府大人,笑道:大人,这梁恩赐可是南京城里有名的富商,与宁王殿下也有些交情,这案子……
知府大人捻着胡须,沉吟片刻:知道了,按规矩办吧。
当施钦将状纸递到巡按御史蔡大人手中时,柳长青也将自己暗中收集的翁滨二商业欺诈、偷税漏税的证据一并呈上。蔡御史翻阅案卷,神色凝重:柳小旗,这些证据虽能证明翁滨二有罪,但与本案核心的婚嫁之事关联不大,本官恐难以此定案。况且,这苏州府上下……
蔡御史欲言又止,柳长青心中一沉,明白这场官司远比想象中艰难。
公堂之上,施钦与翁滨二各执一词。翁滨二狡辩道:小女改嫁,乃其自愿,与旁人无关。施守训已死,我翁家与施家再无瓜葛!
施钦气得浑身发抖:孝期未满,强行改嫁,这是违背天理人伦!
蔡御史拍案而起:肃静!来人,传翁云英上堂!
然而,翁云英却始终未出现。原来,翁滨二早已将女儿藏在梁恩赐的别院,还买通了证人,让他们在堂上作伪证。柳长青看着这一切,心中怒火中烧。他握紧腰间的绣春刀,恨不得当场揭穿这些人的丑恶嘴脸,但理智告诉他,在这错综复杂的人情网和利益链面前,冲动只会坏事。
退堂后,施钦失魂落魄地走出衙门。福建商帮众人围上来,纷纷安慰:施公子,莫灰心,咱们再想办法!
柳长青走到施钦身边,沉声道:施公子,此案已非单纯的民事纠纷,而是一场与整个苏州权贵阶层的较量。我们需另寻他法,搜集更多铁证,让翁滨二无可辩驳!
夜色渐深,柳长青站在卫所的屋顶上,望着苏州城的万家灯火。寒风呼啸而过,吹动他的飞鱼服猎猎作响。他知道,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特种兵,绝不会轻易认输。他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为翁云英讨回公道,揭开苏州商业黑幕,让正义得以伸张。
第五章:讼累两年财帛动,公门何处有清明
永乐八年深冬的苏州府衙,铜制火盆里的炭块噼啪爆裂,却驱不散大堂上凝结的寒意。柳长青立在廊下,看着施钦跪在青砖上,衣摆已被积雪浸湿。翁滨二倚着红木太师椅,金丝眼镜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师爷捧着一叠文书,正摇头晃脑念着:苏州府